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软组织厚度测量分析

时间:2022-05-30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探究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层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年龄变化的规律,为颞区凹陷及颞区年轻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头颅MRI资料600例(男、女各300例),测量不同横断面颞区各点软组织厚度,比较颞区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及年龄变化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女性在三个横断面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颞肌外组织厚度均大于男性(P<0.05);中年组:女性下颞区颞肌外组织厚度大于男性,颞肌厚度小于男性(P<0.05),男性上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及颞肌厚度大于女性(P<0.001);老年组:女性中下颞区颞肌外组织厚度大于男性(P<0.001),男性在三个横断面颞肌厚度大于女性(P<0.05)。男性中年组颞肌外组织厚度及颞肌厚度与青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女性中年组下颞区颞肌外软组织厚度与老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其余各年龄段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测量软组织厚度均随着年龄增加均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渝地区汉族成人中,男性及女性颞区软组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薄。男性颞区软组织变薄以中上颞区为主,女性整个颞区均变薄,程度较男性更大。
关键词:颞区凹陷;颞区软组织;核磁共振成像(MRI);面部年轻化;
作者简介:陈森(1994-),硕士,住院医师,E-mail:chensen94@163.com;*张恒术(1965-),主任医师,E-mail:1390527030@163.com;
 
颞区衰老作为面部衰老的一部分,颞区凹陷对于面部轮廓的体现存在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主流最受欢迎的脸型是“心形脸”,即上面部略宽于下面部,额颞区、颧弓及面颊之间的线条过渡流畅自然。本研究将测量对象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限定在18~24 kg/m2范围内,减小BMI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MRI对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研究性别及年龄对颞区软组织厚度的影响,为颞区凹陷及颞区年轻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行头颅MRI扫描的川渝地区汉族成人影像学资料600份,根据WHO对年龄的分类将大数据样本分为3组:青年组(年龄≤45岁,男、女各100份);中年组(45~59岁,男、女各100份);老年组(年龄≥60岁,男、女各100份)。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552)。
1.2 排除标准
(1)头面部手术史、外伤史;
(2)查阅样本病例怀疑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疾病,包括面瘫、头面部发育异常等;
(3)体质指数(BMI)在18-24kg/m2之外;
(4)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5)图像采集不清晰、伪影、头部歪斜者;
(6)出生地及长期居住地在川渝之外人员。
1.3 成像系统及测量工具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 ESSENZA1.5T医用磁共振检测仪行全头颅MRI扫描。分析软件采用Syngo.via VB20A工作站。
1.4 测量体位
平卧位,受试者法兰克福平面垂直于检查床,头面部肌肉放松,口眼自然闭合[1]。
1.5 测量点及测量方法
取眶外缘点(E),眉间点(G)所在的横断面(E横断面及G横断面)及二者之间的中间横断面(M横断面),共3个横断面(见图1)。E横断面上,取E点后侧2cm为A点,A点至颞肌最突向蝶骨处(A2)的距离为A点处颞区全层组织厚度(AA2);经过A点的垂线分别与M面及G面在皮肤表面交于B,C两点,过B、C点作AA2的平行线分别与颅骨表面交于B2、C2点。AA2、BB2、CC2与颞肌外表面的交点分别为A1、B1、C1点(见图2)。即:AA1、BB1、CC1为A、B、C点处颞肌外组织厚度,AA2、BB2、CC2为A、B、C点处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A1A2、B1B2、C1C2为A、B、C点处颞肌厚度。
图1 左侧为头颅正面测量横断面示意图;右侧为头颅侧面测量横断面示意图。
图2 AA1、BB1、CC1为A、B、C点处颞肌外组织厚度,AA2、BB2、CC2为A、B、C点处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A1A2、B1B2、C1C2为A、B、C点处颞肌组织厚度。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分析比较不同分组间测量指标的差异显著性,组间计数资料的关系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
男性中:除E横断面和M横断面上,中年组颞肌外组织厚度及颞肌厚度与青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测量组织厚度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变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中:除E横断面上,中年组颞区外软组织厚度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其余各测量组织厚度随着年龄增加均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软组织厚度组间比较
2.2 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比较(见图3)
图3 青年、中年及老年男女性颞区软组织厚度各测量值组间比较(mm)
表1 不同性别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软组织厚度组间比较
注:P1为青年、中年组比较;P2为青年、老年组比较;P3为中年、老年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青年组:在三个横断面上,女性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和颞肌外软组织厚度均大于男性(P<0.05);
中年组:在E横断面上,女性颞肌外软组织厚度大于男性,男性颞肌厚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横断面上,男性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和颞肌厚度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组:在E横断面及M横断面上,女性颞肌外组织厚度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在三个横断面上颞肌厚度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面部衰老涉及多种组织,由软组织和骨骼(硬组织)的变化共同构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颞区衰老作为面部衰老重要组成部分,其颞区凹陷对面部轮廓的影响较大,已开始成为上面部轮廓整形的一个新热点。以往测量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方法很少[2],MRI是一种在放射学中显示内部结构的成像技术,该技术不仅提供了解剖学上的细节,而且还能区分不同平面的软组织细节,优于其他成像技术。此外,PACS系统多年来也有所改进,使MRI数据可以保存更长时间,因此很容易重新检查。MRI不产生电离辐射,其结果与用户交互无关。由于辐射安全规定,不能用产生电离辐射的方法收集大样本数据,如X射线和CT。因此,以往对成人组织厚度的研究大多是小规模的,本研究对颞部不同横断面(E横断面、M横断面及G横断面)进行了大样本测量获得了600例川渝地区汉族成人颞部不同层次软组织厚度MRI影像学数据,测量了该地区人口不同横断面上3个标记点的颞区软组织厚度,所测量的3个标记点覆盖了颞区软组织量最多的区域,这是面部轮廓及脸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入探讨了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层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年龄变化的规律,为颞区凹陷及颞区年轻化系统、准确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许多研究表明性别与年龄是面部软组织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面部软组织结构轮廓改变与年龄变化相关[3,4,5],本研究的结果也揭示了颞区软组织厚度在性别和年龄组之间的显著差异。在我们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类时,首先将测量对象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限定在亚洲成人标准(18~24kg/m2)范围内[6],以减小BMI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一些区域的软组织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厚,相反一些区域随着年龄增长而变薄[7],本研究发现:除中上颞区中年组颞肌外组织厚度及颞肌厚度与青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川渝地区汉族成人颞区各测量软组织厚度均随着年龄增加均变薄,这些组织厚度的改变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颞区脂肪沉积的变化。
此外,大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面部组织,但女性的一些面部区域似乎更厚。女性颞区较厚的软组织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观察到[8,9,10]。此外,El-Mehallawi和Soliman[11]发现,面部软组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大多数面部区域(包括眼睛、脸颊、嘴唇、下巴和下巴)中软组织较厚。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测量结果显示,青年期女性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颞肌外组织、中年期女性下颞区颞肌外组织厚度以及老年期女性中下颞区颞肌外组织较男性厚,但中年期女性上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颞肌厚度及老年期女性颞肌厚度均较男性薄。同样,De Greef等人[12]也指出,性别的影响在面部组织方面不应该被否定,或者至少应该对某些标志点加以考虑。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存在不同的软组织性别、年龄与颞部特征之间的关系。它提供了川渝地区汉族成人颞区软组织的第一个大样本数据集人口,探讨了颞部软组织厚度变化趋势因年龄和性别而异。该研究结果根据大样本数据所得的厚度和分析结果均能较好提供详细和准确的数据,可用于颞区年轻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