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与临床价值探讨

时间:2022-03-18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7例儿童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实施支原体感染试验后结合是感染将其分成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及非支原体肺炎患儿55例,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儿童55例作为对照进行察。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肺功能变化的检测处理,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瞬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析患儿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儿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MMEF、FEF50、FEF75显著低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组间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存在程度不一的大小气道损伤,支原肺炎患儿的气道受损较为严重,改善进程缓慢,恢复期仍存在受限表现。
【关键词】儿童肺炎 支原体肺炎 肺功能变化 临床价值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常伴随支气管炎、肺炎和咽炎等[1]。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够独立活动的最小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儿童群体。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咽喉痛、咳嗽、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大部分患儿能获得很好的预后,少部分患儿会反复出现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导致肺部通气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2]。为了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肺功能变化与临床意义,本院对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非支原体肺炎患儿55例及健康体检儿童55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7例儿童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实施支原体感染试验后结合是否感染将其分成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及非支原体肺炎患儿55例,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儿童55例作为对照进行观察。健康体检儿童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7.35±1.52)岁。非支原体肺炎患儿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63±1.56)岁。支原体肺炎患儿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6.36±3.59)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肺功能变化的检测处理:针对门诊或住院病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被动凝集凝胶法对血清中的支原体抗体滴度进行检测,单次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或恢复期与急性期支原体抗体滴度在4倍或以上增高/减少的状态时,可确诊为支原体感染。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录入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性别、体质量等基础信息,在测试前2 h应避免大量进食,测试前0.5 h应保证儿童处于静息状态,不能剧烈运动和哭闹。由专业指导人员规范性操作演示3次,选择配合最佳的1次,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研究对象实施肺功能检测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75)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MMEF、FEF50、FEF75显著低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健康体检儿童比较,①P<0.05;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比较,②P<0.05。

3 讨论

儿科疾病中,获得性肺炎属于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儿童住院的主要因素。而支原体肺炎感染又属于获得性肺炎中较为常见的病原之一,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支原体通过在细胞毒效应上的粘附作用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系统,引发一系列其他系统损伤和肺炎[3]。临床研究显示,支原体粘附在宿主细胞上后会释放超氧离子及过氧化氢等物质,引发呼吸道上皮氧化应激反应,出现大量的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使得呼吸道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及空泡变性的反应,降低了宿主细胞的触酶活性,使纤毛运动减弱甚至丧失,致纤毛脱落消失、RNA和蛋白合成下降,影响功能,使得宿主细胞逐渐溶解和死亡[4]。此外,支原体感染还会刺激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进而导致大量组胺、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释放,使得支气管平滑肌出现痉挛反应,提高了呼吸道高反应性,引发一系列呼吸困难和喘息症状。临床报道显示[5],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肺功能检测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肺功能检查具有费用低、无创性、操作便利等优点,能及时准确地对患儿呼吸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于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反应和预后判断等意义重大。肺功能中代表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是FVC、FEV1、PEF等指标,代表小气道通气功能的是FEV1/FVC、MMEF、FEF25、FEF50、FEF75等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儿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MMEF、FEF50、FEF75显著低于非支原体肺炎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应动态监测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积极调整用药方案,预防远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马敬斌,孙玉军,李连家,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功能分析及其疗效研究[J].系统医学,2020,5(12):87-90.
[2] 陈丹,孙晓敏,任彦红,等.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9):1606-1609.
[3] 张海燕.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15-518.
[4] 赵茜叶,侍苏杰,徐海燕,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与慢性咳嗽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4):270-273.
[5] 张奕,刘长山.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25(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