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临床治疗分析

时间:2021-07-27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方法 在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选择66例,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结果 各电解质紊乱类型占比由高至低依次有低钠血症有30例(45.45%)、低氯血症27例(40.91%)、低钾血症19例(28.79%)、低钙血症3例(4.55%);治疗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显示为低氯血症(92.59%)、低钾血症(89.47%)、低钠血症(83.33%)以及低钙血症(66.67%),其中,低钙血症患者人数过少,总有效率误差相对更大。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而言,其中低钠血症最为常见,明确电解质异常情况,及时纠正,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身体康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 治疗效果 症状 临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需要接受时间相对较长的治疗,目前尚未研究出该疾病确切病因,已发现其多受环境、遗传、气道高反应等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发作时治疗不及时,则患者较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酸中毒、缺氧以及为二氧化碳潴留等,此时检测可发现患者多存在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等情况[1]。其中,低钠血症较为常见,受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较为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一旦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法,将危及患者生命[2]。所以说,电解质紊乱的具体情况检测以及早期补充对患者疾病治疗以及预后非常重要,医院应更为重视此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选择6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为41~90岁,平均年龄为(63.94±5.1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均存在气喘、咳痰、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次研究排除了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检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情况,并予以其针对性治疗。其中,低钾血症患者主要口服氯化钾进行治疗,剂量设置为每日3~6 g,如病情较为严重则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氯化钾,剂量设置为每日6~8 g,且患者在医嘱指导下适当服用含钾较为丰富的食物,对于高钾血症者,则应适当补充高糖、呋塞米等物质。如患者为低钠血症,则需要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如症状较为严重,可遵医嘱应用浓度在3%以下的高渗氯化钠溶液,需要注意的是,低钠血症应循序渐进改善。如患者为低氯血症,则应按照医嘱应用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适应能力选择口服或者是静脉滴注方式;如患者为低钙血症,则可给予其适量葡萄糖酸钙溶液以改善症状。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检测显示血钠在135 mmol/L以下即为低钠血症,检测显示在145 mmol/L以上即为高钠血症;血钾在3.5 mmol/L即为低钾血症,在5.5 mmol/L以上则为高钾血症;血氯在98 mmol/L以下为低氯血症,108 mmol/L为高氯血症;血钙在2.2 mmol/L以下即为低钙血症。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分为治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严重)3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用χ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
本次研究中,66例患者均存在气喘、咳痰、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具体症状表现如下:存在痰中带血情况有1例(1.52%),存在气喘情况有20例(30.3%),存在意识障碍的情况有5例(7.58%),存在昏迷情况有1例(1.52%),存在表情淡漠且腱反射减低情况的有2例(3.03%)。
2.2 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
本次参与研究的6 6例患者中,检测显示低钠血症有30例(45.45%),低钾血症有19例(28.79%),低氯血症27例(40.91%),低钙血症3例(4.55%)。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低钠血症以及低氯血症出现频率最高。
2.3 对症治疗后患者电解质紊乱好转情况
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显示为低氯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以及低钙血症,其中,低钙血症患者人数过少,总有效率误差相对更大。见表1。
表1 对症治疗后患者电解质紊乱好转情况[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发病后病死率相对较高,目前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急性发病期以及缓解期,而电解质紊乱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尤其是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以及低氯血症时,而在进行紧急抢救时,电解质紊乱也会增加抢救的难度,增加危险性[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疲劳、肌肉震颤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意识恍惚以及昏迷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时,应注重其血钠水平,在血钠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及时采取有效手段纠正,以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
本次研究发现,各电解质紊乱类型占比由高至低依次有低钠血症有30例(45.45%)、低氯血症27例(40.91%)、低钾血症有19例(28.79%)、低钙血症3例(4.55%)。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发低钠血症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一是慢阻肺患者多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其呼吸道不通畅,所以二氧化碳不能顺利排出,存在潴留情况,接着出现酸中毒情况,此时细胞内3个钾离子与外界2个钠离子、1个氢离子互换,使得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含量降低,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情况;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果合并心功能衰竭,则多需要长期应用利尿剂,或者应用频次、剂量过大,则可能导致水肿迅速消退,钠排出量增加,最终出现缺钠性低钠血症;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心功能衰竭时,其心排血量减少,同时有效血容量一定程度降低,对应组织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进而促进了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出现水潴留,最终导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时,较为容易出现低氧、高碳酸血症,其会促使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增加,进而影响肾小管以及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水潴留,最终导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五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心病时,其多需要长期控制钠盐以及含钠食物的摄入量,最终出现缺钠性低钠血症情况[5-7]。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发低钾血症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患者应用排钾利尿剂,导致尿液中钾离子增加;二是患者应用有糖皮质激素,其会增强肾小管的钠离子交换作用,进而导致低钾血症;三是患者呕吐、腹泻以及出汗等较为严重,未及时补充排出的钾,进而出现低钾血症;四是患者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时,细胞内的钾离子互换至细胞外,进而出现低钾血症[8-10]。分析慢阻肺患者出现低氯血症原因主要为患者氯摄入量不足,或腹泻、呕吐等使氯流失较为严重。所以在治疗时,医务人员应明确电解质紊乱的具体情况,实时检测相关离子水平,以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显示,治疗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显示为低氯血症(92.59%)、低钾血症(89.47%)、低钠血症(83.33%)以及低钙血症(66.67%),其中,低钙血症患者人数过少,总有效率误差相对更大。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而言,其中低钠血症最为常见,明确电解质异常情况,及时纠正,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身体康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欣容.观察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107.
[2]孙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9):169-171.
[3]赵志国.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4):101-102.
[4]胡翠兰,陈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9):19.
[5]刘萍,余梅,马蕾,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2):133,136.
[6]成玮,陈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合并症[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0):1441-1443.
[7]刘海,李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10.
[8]陈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7-39.
[9]徐美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35,142.
[10]吕洪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