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时间:2020-12-17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要:目的:分析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血塞通治疗;试验组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脑梗死体积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超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有效性 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及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现象[1]。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症、免疫因素、心源性脑血栓、血液疾病、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内膜损伤或破裂等因素导致[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运动性及感觉性失语、昏迷、肢体无力、步态不稳、偏身感觉减退、肢体轻度偏瘫甚至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临床中一般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性期对症治疗及药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进行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2±5.63)岁;平均发病时间(2.52±1.33)h。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53±5.65)岁;平均发病时间(2.50±1.3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头颅CT检验后颅内未出血患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脑功能严重缺损患者,且神经系统体征不能自行缓解。符合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溶栓标准。新发病例的检查和病史等资料完整。
    剔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性疾病,难以忍受本次研究治疗的患者。存在明显心律失常或者其他心脏疾病病史患者。有过往出血史或者有严重感染情况患者。存在泌尿系统出血史。在近3个月内存在头部创伤情况。
    方法:(1)对照组实施血塞通治疗:入院后当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患者250~500mg的血塞通粉针+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24h采用口服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片+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每晚1次,连续治疗1周。(2)试验组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评估病情后的30~45min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对体重50kg或以下患者给予尿激酶100万U治疗,对体重50kg及以上患者尿激酶150万U融入100mL或150mL的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滴完。溶栓治疗后24h采用口服治疗方式给予患者1片拜阿司匹林肠溶片+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1次口服。在治疗后第3~9h,测量血压,1次/30min。在第9~15h内,测量血压,1次/2h。两组在实施治疗的基础上均为患者开展相应抗感染、纠正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异常、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保护患者脑细胞神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营养供给、脱水降颅内压等基础性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脑梗死体积、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针对患者溶栓治疗前后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左上肢运动能力、右上肢运动能力、右下肢运动能力、左下肢运动能力、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能力、构音障碍、忽视症等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0~42分,0~1分为正常;1~4分为轻度卒中;5~15分为中度卒中;15~20分为中、重度卒中;21分以上为重度卒中。⑵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1)优:治疗1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症状显著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2)良:治疗1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90%,症状显著缓解,无显著不良反应;(3)无效:治疗1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9%以下或加重,不良反应较为明显。⑶不良反应包括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脑梗死体积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脑梗死体积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具有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报道显示,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所致,加上血管内膜损伤加剧了脑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最终导致脑动脉出现局部血栓后缺氧缺血或坏死的梗死症状。因此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患者出现脑梗死,局部缺血组织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现象且缺血组织周边会形成缺血半暗带。若在发病后短时间内给予梗死部位取血流灌注处理能成功将缺血区脑细胞挽救,对患者临床症状起到相应改善作用,利于患者预后[4]。超早期主要是指患者脑梗死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48h内逐渐发展或加重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内随着疾病发展,患者症状及病情会逐渐严重,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将会导致完全性脑梗死的发生。
    目前尿素酶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在尿素酶的注射下,其能够诱发皮内组织细胞释放组织型尿素酶原激活剂,进而将尿素酶原激活成尿素酶,降低血浆蛋白水平。在溶栓治疗期间,对于溶栓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4.5h实施治疗有着极大的安全效果。因此在实施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治疗的时间最好是在发病后的3h内,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同时也会增加再出血等危险。而采取超早期治疗方法,也是保障和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主要是为了溶解血栓,在短时间内恢复梗死区的血液循环,促使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成功,缓解及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现象及功能受损现象。尿激酶在机体纤溶系统上能发挥一定促进抗溶栓的效果,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疗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溶解血栓,改善患者脑血管梗阻现象,促进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恢复,促使患者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减轻患者脑缺血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促进患者预后及疾病康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尿激酶治疗的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脑梗死体积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实施血塞通治疗的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溶栓治疗期间,不仅需要掌握好溶栓的治疗时间,同时还需时刻监测患者血压,避免再次出血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脑梗死体积有效改善,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在治疗改善干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刚,吉萍,赵东刚,等.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34(6):17-19.
    [2]李振环,张斌.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21(65):79-80.
    [3]田欣.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32(8):125-126.
    [4]李敬珍.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1):35-37.
    [5]姜平舟.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19(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