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立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6-16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石门县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2例FD患儿,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而试验组采取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胃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采取小剂量红霉素结合多潘立酮治疗,疗效佳,能帮助患儿尽快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胃动力,同时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小剂量红霉素多潘立酮: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性,
作者:金露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儿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主要是人体上腹部出现持续性的不适症状,同时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FD高发人群是儿童,导致患儿出现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腹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儿有可能出现厌食、营养不良等症状,影响其智力发展与身体发育,同时还会对患儿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有关研究显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儿童每天摄取的零食量显著提高,其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儿童FD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既往临床针对儿童FD主要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或者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虽然能够缓解患儿腹痛、腹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但是整体疗效欠佳,且如果长期单独服用容易出现耐药性。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剂量红霉素(EM)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FD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石门县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82例FD患儿,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5.36±1.06)岁。试验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1~8岁,平均(5.44±1.0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根据FD相关诊断标准确诊;(2)存在持续的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嗳气等症状,且患儿在进行排便之后这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3)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消化性系统疾病者;(2)属于先天性心脏疾病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4)对本研究使用到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
方法:对照组单独采取多潘立酮混悬液(国药准字:H10910084;规格:1 m L:1 mg×100 m L/瓶;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患者每次用药0.2 m L/kg,3次/d,餐前用药。试验组采取小剂量EM联合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多潘立酮混悬液用法与对照组的相同,小剂量EM(国药准字:H3102060;规格:0.25 g,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每次用药3~5 mg/kg,1次/d,餐前20 min口服。所有患儿均连续用药治疗1周。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显效:FD症状完全不见,胃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2)有效:FD症状获得了很大的改善,胃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获得了很明显的改善;(3)无效:FD症状与胃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都没有很好的改善,甚者发生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3)对比两组患者胃动力学相关指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等。(4)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胃动过缓、胃电节律异常、腹泻、乏力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试验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胃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之前,两组的各项胃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胃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中,胃动过缓2例,胃电节律异常2例,腹泻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7/41);试验组中,胃电节律异常1例,腹泻3例,乏力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8/4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 6,P=0.775 2)。
讨论
FD属于一种症候群,其发病概率占据所有消化系统疾病病例的20%~40%。导致FD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各类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另有一种新观点认为小儿FD的产生主要是小儿胃排空时间推迟或是发生停滞,并因此导致小儿出现十二指肠反流症状。目前临床还没有确定FD的发病机理,有研究显示,小儿FD发病的具体机制,大多数医学学者认为与人体消化道功能异常、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异常、患儿个人饮食结构等存在相关性[2]。
药物是治疗小儿FD的主要手段。多潘立酮具备显著的为胃动力促进作用,止吐效果良好,能够对消化系统产生直接的特异性作用,以此帮助人体提高胃肠蠕动能力,消除消化系统存在的动力障碍问题;此外,多潘立酮还能够帮助FD患儿获得更快的胃排空速度,有效改善人体胃动力,缓解胃酸给胃黏膜带来的损伤[3]。但长期临床实践可知,多潘立酮长时间单独服用还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来有较多的人类及动物试验显示,EM胃动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促进胃肠的运动。EM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具备抗菌作用,因此经常被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中,一般被用来治疗革兰阳(阴)性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感染疾病[4]。有关研究显示,EM能够与胃动素受体进行有效结合,在空腹状态下便能够诱导产生消化间期移动性运动复合波,有效促进及增强胃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提高人体的胃肠蠕动功能[5]。胃动素能够对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进行启动,同时引起移行性复合运动,在移行性复合运动期间能够促使幽门、胃窦收缩力达到最大化,排空胃部内无法消化掉的大颗粒固体食物,且还能够把胃部内的黏液、细菌以及脱落的细胞清除掉,具备“胃肠道清道夫”的美称。另有研究发现,EM还能够促使下段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增加,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具备显著的调节免疫或者抗炎作用,以此改善患儿的反流症状[6]。此外EM还具备显著的促进胃肠动力,分析原因是因为这种药物的衍生物分子中报告含二甲氨基团、14氮内酯环,这两种分子具备的空间结构和胃肠动力药极为相似,因此,这种药物能够很好地促进患儿的胃肠动力。但有临床研究报告,大剂量使用EM会导致人体肠胃发生过度的收缩,并导致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7]。有研究显示,EM剂量比常规抗感染的剂量低时,能够对胃动素受体进行有效激动。因此,临床开始推荐使用小剂量EM治疗疾病[8]。
本研究采取小剂量EM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FD疾病,结果显示,试验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上述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尽快消除FD患者的症状,促使患者身体更快的恢复健康。而临床实践可知,儿童出现FD主要与其消化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存在密切相关性。本研究试验组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等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胃动力水平。本研究统计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现试验组出现的胃动过缓、胃电节律异常等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小剂量EM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FD疾病具有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小儿FD采取小剂量EM结合多潘立酮来治疗获得的疗效佳,可以快速地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胃动力,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清明雷尼替丁联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318.
[2]吕艳英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1):128-129.
[3]潘丽敏雷尼昔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5(21):66.
[4]时晓光,张薇莉,赵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1 ,44(6):538-542.
[5]韩文雯,陶静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后期复发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5(105):9-10.
[6]彭力涛,黎日保多潘立酮联合乳酶生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0,17(3):165-166.
[7]郑瑜力,吴晓琴胡国华布拉酵母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1):1289-1291.
[8]范晓娟.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