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间:2022-06-15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受试者。将以上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进行打乱重组,分为试验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对照组30例,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药物干预。比对两组病人的效果、妊娠结局、不良反应以及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的各项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习惯性流产;
作者:陈瑶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习惯性流产指患者已经出现连续≥3次的自然流产患者,也称为复发性流产[1]。流产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习惯性流产过程与一般流产无异,以习惯流产的时间特性,将其分为在妊娠12周以前发生流产(早期习惯流产)、在妊娠12周以后发生流产(晚期习惯性流产)[2]。早期主要发病原因是遗传因素、胎儿在母内分泌失调、免疫学等;晚期流产主要原因为产妇子宫颈内口松弛、反复刮宫、扩张宫颈等,少部分可能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畸形、胎儿血型不合及产妇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3,4]。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早期阴道流血、下腹痛、临床检查时宫颈口呈扩张状,少数患者可见宫颈口处堵塞。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早期行染色体检查,查找致病原因,再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选取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受试者。探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受试者。将其按照病历号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年龄22~43岁,平均(28.2±2.3)岁;流产次数3~6次,平均(3.0±0.2)次。对照组30例,年龄22~42岁,平均(28.9±2.2)岁;流产次数3~7次,平均(3.2±0.2)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相关部门审核通过。(2)临床症状均符合习惯性流产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被确诊为习惯性流产。(3)临床资料完善且具有真实性。
排除标准:(1)既往患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者妇产科恶性肿瘤的患者。(2)精神状态严重不稳定,不能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3)患者护理依从性低,在试验中途签字退出。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习惯流产治疗,入院治疗前先进行染色体常规检查,确定致病原因,方便后续对症治疗。及时预防妊娠意外。早期检查产妇宫颈口较为松弛的,及时进行宫颈口松弛修补术;针对妊娠技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妊娠14~18周内经阴道进行宫颈环扎术;针对子宫畸形的患者,即使在孕前进行矫正术,术后一年内不可再次怀孕;针对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早期及时注射黄体酮,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补充维生素E等药物;针对在治疗期间伴随阴道出血的患者,在阴道出血48 h后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便于及时了解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当患者妊娠>8周后,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早期口服叶酸预防胎儿神经血管方面缺陷等。对照组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口服给药,初次使用剂量为75 mg/d,后续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坚持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在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转阴后,方可停止使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于每日晨间进行注射1次,剂量为1.0 m L,每2周进行1次血常规指标测定,每间隔4周进行测定1次抗体指标测定。当检查结果中的Ig M、Ig G两种抗体检查结果呈阴性时,可以停止用药。以上两组患者在停止使用药物后,每月定期复查抗心磷脂抗体、纤维蛋白溶解、凝血等三项指标,结合检查结果可知评估是否需要再次用药。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抗体清除成功率=抗体消除/总例数×100%。(2)通过后续随访调查,收集两组受试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正常足月产、活产、流产以及产后出血的例数。(3)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生理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和瘀斑的发生情况。(4)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两组受试患者对各自药物治疗的满意程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此次调查表采用满分制,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程度越高,100~80分为非常满意(认可药物疗效),79~60分别为满意(基本认可),<59分为不满意(治疗后患者症状未发生改变,患者不认可其药物疗效)。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5)治疗后持续随访患者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统计学与分析: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的抗体清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试验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后恢复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后恢复情况比较(±s)
讨论
习惯性流产从中医学角度也可被称之为滑胎,西医学研究认为习惯性流产是患者持续性自然流产次数>3次,在临床属于不常见的一种不孕情况,流产次数的增多给患者自身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5]。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前期阴道不规则性流血,伴随子宫颈扩张,以及强烈的下腹疼痛[6]。
习惯性流产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是坚持药物保守治疗,常见的习惯性流产治疗药物都含有免疫抑制剂或者抗凝剂。经近些年的临床用药实践,逐渐发现所用的药品、用药方式等都会影响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免疫球蛋白等。其中在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还是抗凝剂,如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其他药物的使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患者会出现不耐受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较严重;免疫球蛋白药物的价格普遍偏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阿司匹林作为水杨酸类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在体内抗击血栓,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反应,经口服用后易于肠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药物作用强,文章研究结果显示两个组别进行对照,试验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还可增加产妇子宫内的血流量,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血流供应,研究中试验组受试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妊娠结局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习惯性流产的致病原因较多,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明显,此时,需要结合低分子肝素进行综合治疗,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性更强,得以阻断补体活性抗凝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抗感染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疗效明显增加的同时,不良反应也在减少。
综上所述,针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红兰.习惯性流产采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26-27.
[2]高超.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9):128-130.
[3]谭艳林,刘兰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2):127-128.
[4]陈亮红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0):119-120.
[5]盘根明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123-125.
[6]徐阳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