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病耻感和服药依从性中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6-08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病耻感和服药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服药依从性和肺功能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和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服药依从性,并改善肺功能。
关键词: PAC心理弹性理论;肺结核;病耻感;服药依从性;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由于肺结核治疗周期较长,且药物不良反应多,患者治疗期间易出现治疗依从性低,从而不利于疾病转归[1,2]。此外,由于肺结核传染性强,患者常表现为敏感、易激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认为别人歧视自己或谈论自己,这种错误的心理观念对其造成的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多数患者会产生病耻感,对康复产生不利影响[3,4]。PAC心理弹性理论认为人有父母、成人及儿童三种心理状态,这三种心理状态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且可以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并可以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具有影响且有循证支持的心理干预方法[5,6]。本研究对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干预,以期改善患者的病耻感和服药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肺结核患者102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27~66岁,平均(44.5±6.8)岁;初中及以下学历31例,高中学历52例,高中以上学历19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2)患者沟通交流正常;(3)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躯体或精神疾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消毒隔离护理、用药护理和咯血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前给予健康宣教,包括用药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出院后2周时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情况,告知患者出院后1、2、3个月应来院复查。⑵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护理。心理弹性理论包括环境特征、个体心理弹性特征、个体心理弹性经历消极生活后产生的积极结果。环境特征是患者所处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分为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若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达到平衡,则患者不良情绪可以得到缓解。(1)环境特征护理:患者出院1周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结核患者心理弹性环境因素调查表》对其居家康复期环境情景中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调查项目包括家庭支持、家庭关系、环境嘈杂、学习、工作压力。心理护理小组对各例患者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保护因素则鼓励继续保持,危险因素则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2)个体因素护理:a.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第1周和第2周组织2次集体健康教育,时间约60 min,主要包括肺结核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护理方法、居家饮食及用药等方面指导,每次课程结束后由患者进行提问,授课老师当场答疑,并由患者相互分享经验和体会;患者居家康复过程中,每日由专职护士通过微信群分享与肺结核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患者每次阅读完及时向护士反馈是否理解,医护人员针对照顾者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解释。b.心理干预:患者每次复诊由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一对一心理辅导,时间30 min,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在居家康复期间的烦恼并阐述心理体验,教会患者通过写日记、深呼吸、听音乐、参加社交活动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心理疏导。c.行为干预:患者出院后每日在线填写《健康行为自我检测表》,对自己完成的健康康复项目进行自我检测,如是否根据医生、护士的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是否按时服药,是否健康饮食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指标:(1)病耻感:采用龚言红[7]编制的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进行评价,包含负面经历、情感反应和应对方式3个维度共9个条目,负面经历包括4个条目,情感反应包括2个条目,应对方式包括3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按1~4分进行评分,满分为36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病耻感越强。(2)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8],共8个问题,答案均为是和否,答“是”计0分,“否”计1分,总分为8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3)肺功能:患者入院时与出院1、3个月测量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病耻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病耻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1、3个月时患者病耻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耻感评分比较(,分)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出院1、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分)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时,试验组FVC、FEV1、MV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比较
讨论
肺结核是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分泌物、唾液或空气进行传播,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肺结核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9]。此外,多数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如患者常担心疾病康复、治疗费用等情况,而且结核病患者还常受到他人歧视或排斥,使患者存在病耻感,影响遵医行为,不利于治疗和康复。近年来,各种心理学干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治疗中,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引导其产生正性情感,发挥自我能动性,进而达到纠正不良行为,改善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1、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如下:(1)PAC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关注肺结核患者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对于其居家康复的影响,首先应识别患者病耻感产生和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适应程度,使病耻感得到最大程度减轻。(2)PAC心理弹性理论是通过对肺结核患者错误的思想体系进行改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在此期间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对知识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以解决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治疗效果,最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3)在心理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患者内部及外部保护因素的增加,在该过程中使患者的适应能力日趋提高和完善,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冲突。(4)从患者的病情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网络与面对面的护理有效结合,通过优势互补,对患者居家康复各个环节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能显著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平,蹇泽英,赵毅等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提高化疗依从性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4(9):1315-1316.
[2]薛秒,刘莉,余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7,32(5):745-747.
[3]潘婷张倩,王莉莉,等肺结核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治疗依从性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8):959-962.
[4]刘露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28):233-234.
[5]陈斯雯,刘维维刘玉萍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接纳程度和积极感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6):801-804.
[6]王孜航基于PAC心理弹性理论的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7(8):11.
[7]龚言红.结核病相关病耻感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8]王莉莉,李毅,赵冬云沈阳地区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orisy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6):77-78.
[9]汪德华,付军.刘玲燕,等2010-2015年南昌市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