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5-13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探究对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本院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抽取眼科实施品管圈干预前的精密器械80件,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精密器械100件,调查品管圈干预方式在眼科应用前后精密器械清洗质量的变化。结果:眼科精密器械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器械清洗合格率与性能完好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在精密器械清洗中应用品管圈干预方式,能够改进清洗质量,提升器械清洗合格率,为眼科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医疗资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精密器械被眼科医生应用在手术中,获得患者的认可与好评[1]。但眼科精密器械价格昂贵,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其清洗质量成为眼科器械管控的难点之一[2]。眼科精密器械主要包括20G和23G,临床使用后会受到患者血液、脓液以及体液等非水溶性有机物质的污染,不易于彻底清理,对灭菌系统有效运用产生妨碍,引起器械物理或者化学灭菌操作的失败,不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增加了潜在传播源。目前医院对于眼科精密器械的清洗问题高度关注,如何为眼科手术顺利开展提供高质量器械且为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成为医院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3]。鉴于此,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本院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本院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抽取眼科实施品管圈干预前的精密器械80件,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精密器械100件。品管圈实施前后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对精密器械进行保管和清洗,包含主管护师、护师以及护士,人数分别为2名、3名和2名;教育程度本科5名,大专2名;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5.81±2.08)岁;参加工作时间1至25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2.11±2.84)年。
1.2 方法
眼科精密器械清洗应用品管圈干预的主要内容为:(1)组圈。选择一名经验丰富且具有亲和力的护理人员作为圈长,由圈长对品管圈活动进行全面管控和安排,圈员负责活动流程的实施工作和某个步骤的活动安排,圈长和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方式确定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圈名为“为眼护航”,寓意为眼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患者眼科手术器械的质量,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确认“提高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为品管圈活动主题。(2)原因分析。圈长和圈员根据“提高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主题对目前眼科精密器械清洗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调查并记录出现问题的时间和地点,针对实际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3)确定目标。针对原因分析内容对眼科工作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进行确定,其中近期目标为15 d内完成眼科清洗包装人员在精密器械识别、清洗、保养等相关专科知识的培训,远期目标为1~2个月优化并改善眼科精密器械清洗与消毒的流程,3~4个月对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检查,并维持稳定的合格率。(4)改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圈长组织圈员参与讨论会,针对眼科精密器械行业标准与消毒技术规范以及器械厂家说明书对识别、清洗、保养流程予以完善,如冲洗器械时需要放置在流动水下进行操作,初步去除器械污染物;预处理则需将在冲洗后将器械置于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5 min,并利用注射器冲洗将残余的硅油去除;再冲洗仍需在流动水下操作,利用注射器将乙醇去除;之后则需将器械置于含酶的清洗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为5 min,并利用专业的毛刷刷洗后再使用注射器冲洗;漂洗时需在流动水下冲洗和注射器冲洗;终末漂洗需利用纯化水和注射器操作。初步干燥借助高压气枪吹干器械水滴;干燥需将器械放置于专业的器械保护垫上,并保存在干燥柜中,干燥柜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20 min;保存根据清洗信息进行标注,并分类放置在统一的位置。(5)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圈长邀请眼科专业人士对器械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现场对器械的拆卸和组装等相关内容进行演示,强化圈员专业技能;同时圈长对眼科器械清洗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做到责权划分,强调清洗工作的责任与风险防范;此外,圈长定期对圈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每天定时对器械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并不定期抽查,对圈员器械清洗工作予以评估,将其结果与绩效挂钩。
1.3 观察指标
调查品管圈干预方式在眼科应用前后精密器械清洗质量的变化,并比较干预前后清洗合格率与性能完好率,其中清洗合格评估标准为:在目测和光源放大镜的观察下,认真检查精密器械的质量,如器械表面、关节以及齿牙等位置呈光洁状态,且没有血渍、污渍以及水垢等残留物质,未出现锈斑;性能完好评估标准为:器械完好,未出现损坏和丢失,器械表层未出现脱落点,器械刃面无变钝情况,尖锐位置未出现起卷、错位、折断、扭曲或者变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眼科精密器械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器械清洗合格率与性能完好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干预前后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1)P<0.05。
3 讨论
品管圈就是由相近、相同或者具有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且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也称为QC小组,一般组成人员为6人左右,属于一种较为活泼的品管形式,其目的在于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高[4]。品管圈理念最早由美国Deming教授在1950年提出,之后在日本得到充分发展,逐步从制造业经营管理手法逐步向医疗机构中应用[5]。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的提升,能够为手术的顺利开展与医疗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且器械清洗是灭菌的初始条件,器械的合格与否和其使用寿命具有密切关系,清洗合格的器械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如器械长期处于清洗不合格状态,则会出现器械堵塞以及形成生物膜等情况,对于器械的有效使用造成不良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运行的成本[6]。品管圈在眼科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与其他行政手段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方式不仅关注精密器械的清洗质量和性能完善,还注重工作效率的提升与绩效考核的质量,强调圈员和圈长自下到上,从局部到整体地促进科室服务质量的提升,对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与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7]。同时,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过程中应用品管圈干预,圈员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严格遵守关于精密器械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规范,对于强化圈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且圈员在系统化的培训下,能够在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基础上对清洗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改善,降低器械清洗不合格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本次研究中,品管圈干预后的眼科精密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与性能完好率显著优于干预前,表明品管圈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综上,眼科在精密器械清洗中应用品管圈干预方式,能够改进其清洗质量,有利于提升器械清洗合格率,为眼科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艳文。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可回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质量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5):25-26.
[2]刘暾,赵圣熙。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品管圈提高外消器械清洗质量方法探讨[J].健康必读, 2019(3):179-180.
[3]许素纯.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22-223.
[4]周红菊,朱乐陶,梁昭,等。应用品管圈减少妇科人流管腔器械重复清洗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7):168-170.
[5]陈玲玲.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长寿,2020(9):172.
[6]张欣荣.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7):183-184.
[7]马红梅.基于戴明循环管理法的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14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