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应用于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分析

时间:2022-05-11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在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9例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均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未粉化型精神分裂症;护理模式;人文关怀;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在我国临床发病率有所升高[1]。目前,我国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有研究资料显示,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以及不当饮食等与该病发病率具有一定联系。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的影响,其精神状态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继而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实践表明,人文关怀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有效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有利于满足患者情感诉求,对于患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本研究对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9例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24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9~55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8~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1)积极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2)遵医嘱进行药物的发放并引导患者及时服用药物。(3)合理说明患者医疗要点。(4)定期对病房进行巡查与整理。(5)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
1.2.2 观察组: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1)医疗健康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应在护理期间积极结合患者情况对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进行宣讲与说明,从而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能力的合理提升。在交流期间,医护人员应注意规范自身言行,从而引导患者建立康复信心。(2)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情绪的合理评估与分析,从而找到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并加以干预,以便为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供合理帮助,引导其培养乐观生活态度,从而建立康复信心。(3)角色能力训练: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一起为患者设立相应的交际情境,帮助患者有效实现角色转换练习,从而进一步促使患者恢复精神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示患者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表示患者精神状态有所改善;无效表示患者精神状态无改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不良心理越明显。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表现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生活质量采用相关问卷调查,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2)P<0.05。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医疗人员指出,作为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4]。在日常生活中,环境、压力、遗传以及饮食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该病发生。在康复期间,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得到了合理的控制,然而,多数患者仍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身体,基于此,患者往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往往会对其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继而导致患者陷入恶性循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临床中,为了帮助患者有效摆脱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其疏导与缓解不良心理,保障患者健康。与此同时,为确保患者健康,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于患者的关怀,从而使患者在接受医护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满足情感诉求,从而为其健康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人文关怀,患者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
综上所述,在恢复期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人文关怀有利于改善患者护理综合水平,对于维系患者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晓晖,王楠.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0,41(12):770-774.
[2]徐莉,赵莉冰,刘颖.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20,36(24):3993-3995.
[3]程正英.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作用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24):114-115.
[4]徐春花,刘华粉.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