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瘀化热方对子宫内膜息肉炎症因子的影响

时间:2022-02-16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观察通瘀化热方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EP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地屈孕酮基础上加用通瘀化热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炎症因子水平及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转录因子-kB(NF-K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通瘀化热方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了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炎症因子 通瘀化热方

子宫内膜息肉(EP)是由含厚壁化血管的间质及内膜腺体所构成的突向宫腔的良性肿物,发病率7.8%~34.9%,恶变率0.5%~4.8%[1]。EP可引起月经异常、反复流产、不孕等,影响女性生育和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EP发病机制复杂,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知主要发病机制为雌激素过度蓄积、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分布不均衡[2]、炎症刺激、细胞增殖/凋亡失衡、激素替代或他莫昔芬药物作用等。治疗EP的主要方法为宫腔镜下EP切除术,但是这种手术虽然能够有效清除息肉,并无法对息肉的形成内环境进行改变,患者在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预防EP复发的主要方法为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避孕药等,对抗EP患者高雌激素状态,转化内膜,从而抑制息肉生长。但长期服药不仅有不良反应,且患者难以坚持,依从性欠佳。而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从中药中寻找控制EP复发的药物,成为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本课题组研究发现,通瘀化热方可降低EP炎症因子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水平及复发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EP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2.53±4.06)岁;平均体重指数(21.52±1.83)kg/m2;未生育16例(53%),生育14例(47%)。对照组平均年龄(31.86±3.97)岁;平均体重指数(20.86±0.97)kg/m2;未生育17例(57%),生育13例(4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妇科内镜学》、《妇产科病理学》等实施诊断。(1)临床表现:经期时间延长、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周期不规则,在经期前与后有出血症状,或者存在不孕症状;(2)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部出现不均匀的回声或者混合性的高回声;(3)宫腔镜检查可见其子宫内膜的表面有坠物向外突出,坠物的外表为圆形或者圆锥形,表面存在血管且光滑,可为多发性也可为单发性;(4)病理:病理检查能够看到表面的颜色是灰红,其顶端一般存在出血症状或者糜烂症状,镜检能够见到表面有低柱状或者立方形的上皮,其间质存在水肿症状,有多个或者少数的腺体,毛细血管明显增生。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等有关诊断标准诊断。主症主要是月经量很多,大多数时候不得干净,或者骤然暴下或淋漓不绝,存在暗黑色的血块,或者存在小腹刺痛;次症主要是月经期间明显腹痛,月经之前与之后都有出血;口干且不欲饮,舌脉舌质为紫暗,或者舌头存在瘀斑、瘀点,脉表现为细涩或者弦涩。
纳入标准:(1)符合《妇科内镜学》中EP疾病诊断标准[3],且息肉大小≤1 cm;(2)年龄25~45岁;(3)已婚未绝经女性;(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子宫黏膜下肌瘤、生殖器官肿瘤、生殖系统发育畸形;(2)合并感染、血液系统及肝肾重要脏器疾病;(3)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4)沟通具有障碍或不能随访;(5)病历资料不完整的病历。方法: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16~25天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2次/d,连续10 d;观察组同时加服“化热”方:黄芩10 g,黄柏10 g,生地黄30 g,菟丝子15 g,炒白术10 g,枸杞10 g,桑寄生15 g,巴戟天10 g,砂仁10 g,山药10 g,白芍10 g,陈皮10 g,甘草12 g,川续断10 g,杜仲10 g,至月经来潮;经期始服“通瘀”方,即生化汤:全当归20 g,炙甘草6 g,炮姜6 g,桃仁9 g,川芎9 g,经净即止,经期总服天数≤7 d。中药均采用华润三九配方颗粒,服用方法:开水泡服,1剂/d,分2次温服。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
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于月经周期第3~5天,8:00-10:00空腹抽静脉血,用ELISA检测法测定TGF-β1、NF-KB、TNF-α、COX-2水平。随访6个月后EP复发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OX-2、TNF-α、TGF-β1、NF-K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7%(2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讨论

EP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确切机制不明确。目前已知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性激素失衡及炎症刺激,而炎症刺激具体表现为以炎症网络因子TNF-a、COX-2、NF-KB、TGF-β1介导的炎性反应[4]。TNF-α、COX-2是炎症网络系统中重要因子。TNF-α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炎性因子表达增强。COX-2是诱导性表达基因,可被白介素-1(IL-1)、TNF-a等诱导,参与炎性反应,使细胞增值分化,血管形成。NF-KB参与多种炎症介质基因转录和调控,在炎症、增殖、肿瘤等发生中发挥着中心调控作用,对炎症介质网络产生复杂的影响。EP的发生涉及众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参与,并与子宫内膜的反应性增生及血管生成有关。TGF-β1是一种生长因子,是新生血管所必需的,它诱导形成结构、功能均异常的新生血管,血浆外渗增多,组织水肿,细胞外基质蓄积,逐渐形成息肉。当机体受到多种刺激因子(如TNF-α、COX-2等)作用下均可激活NF-KB的表达[5],激活的NF-KB又参与炎性细胞因子的不断释放,如COX-2、TNF-α等,不断增多的COX-2、TNF-α反复激活NF-K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出现炎症因子的级联反应,刺激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使得新生血管形成;与此同时,这些刺激因子亦可致TGF-β1表达增加,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刺激间质细胞增殖产生细胞外基质,诱导组织纤维化反应和血管形成,最终促进EP形成。
目前,EP的药物防治机制主要是针对性激素失衡,鲜有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终止炎症因子的瀑布样反应,最终达到治疗并预防EP复发的药物研究。我国的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子宫内膜息肉”这个病名,根据疾病的体征与症状可把它归属为“崩漏”、“经期延长”、“月经过多”以及“不孕”等疾病范畴。中医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瘀血所致,治疗的方向应当为进行活血化瘀与消瘢散结。经期“通瘀”方,即生化汤是治疗EP常用的经典方。生化汤药理表明[6],其有改善子宫微循环、抗炎作用,抑制炎性渗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并且促进其组织分化、转化及吸收,以发挥生化汤“通瘀生新”治疗EP的独特的临床疗效。经前期“化热”方重在固肾清热,兼顾通瘀,药理研究方中药物均为含黄酮类化合物中药,而黄酮类药物具有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谢玉霜等研究提示黄芩中黄芩素可降低NF-KB信号通路活性,减轻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7]。程亮星等研究表明[8],巴戟天寡糖可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白介素-8(IL-8)等的水平,具有抗炎作用。郭博慧等研究表明[9],生地黄中地黄叶总苷具有免疫抑制调节,抑制炎性介质,减轻间质细胞增殖、浸润及纤维化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NF-KB活化和Ik B降解,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还可以通过降低TGF-β的表达水平,抑制异常增殖细胞的生子,促进细胞凋亡[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经前化热方、经期通瘀方(生化汤),可抑制EP炎症信号通路,使炎症瀑布样反应得以终止,从而提高EP临床疗效,预防复发,为EP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孙小媛,张雪刚.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及癌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9,30(8):1014-1017.
[2]左艳,闫彩平,邓鹏飞,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同部位和正常同期内膜上的表达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43-44.
[3]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72.
[4]郝国荣,白凤楼.TGF-β1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6,38(2):253.
[5] Luo JL, KamataH, Karin M.IKK/NF-kapp,tB signaling:balanc-iIlg life and death-a new approach to cancel'thempy[J].J Clin Invest,2006,115:2625-2632.
[6]王雁梅,史恒军,王保秀,等.生化汤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5,16(6):33-34.
[7]谢玉霜.黄芩素对LPS/ATP诱导PBMCs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20-5-29.
[8]程亮星.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作用[J].中医研究,2018,31(6):68-70.
[9]郭博慧,李毅,李向东.地黄叶总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54-57.
[10]王虹,陈晓云,等.黄酮类化合物对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9,40(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