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医养结合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1-06-24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医养结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病情管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医养结合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利于疾病康复。
关键词:慢性病 护理管理 医养结合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老年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为较常见的慢性病[1],因病程和治疗时间长等,患者长时间遭受疾病折磨,且家庭承受经济负担较大,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提升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护理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前临床的重点研讨问题之一。有研究报告显示[2],医养结合可明显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对纳入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讨论。

资料与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65~80岁,平均(72.5±7.5)岁;病程3.2~21年,平均(11.2±2.3)年;疾病类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8例,高血压20例。观察组女26例,男24例;年龄65~80岁,平均(72.5±7.5)岁;病程3.4~21年,平均(11.5±2.1)年;疾病类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意识清晰,且有优良好的认知功能,可正常配合此次研究;(2)病历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重度高血压;(2)精神、智力障碍;(3)恶性肿瘤疾病;(4)严重心力衰竭;(5)酒精依赖;(6)无法接受随访和护理管理配合。
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并指导其日常生活和用药。⑵观察组接受医养结合干预。(1)环境护理:为老年慢性病患者营造充满人文关怀、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目前以居家养老方式为主,配合社区康复免费体检,实施医养结合项目,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重新调整布置家中的软装饰家具、设施等。细心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文化背景,让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相同的患者互加好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相探讨病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2)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积极的社会支持以提升其耐受度,也可提升患者应对和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给予有效积极的心理干预,协助患者正确发泄内心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愉悦感。责任护士争取每日与患者进行电话或者网络沟通,采用具有积极性、治疗性、关怀性的动作和语言,提升患者信任度和护理参与性,促进优化患者自我意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习惯。(3)康复指导:每日督促患者进行有氧运动1 h,30 min/次,2次/d,分别在早上6:30和下午4:30进行,运动包括有氧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患者自感微汗即可,勿过度疲劳。午休后,可进行唱歌、棋牌、书画等活动,每周进行1次健康教育讲座。(4)营养改善:科学安排患者日常饮食计划,鼓励集体用餐,提升其社交能力,改善食欲。针对无法自主进食者,护士需协助进餐,按照患者饮食和营养、体重等调整饮食计划。(5)家庭支持:告知家属定期带患者前来复诊,培训指导家属掌握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协助患者科学用药,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尊重和关怀。(6)血压、血糖监测: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自动电子血压仪测量血压,两臂均要测量,早晚各1次,测量后仔细记录。定期到社区接受末梢血血糖监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饮食、运动。(7)保健咨询: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为患者提供专业知识解答。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病情管理评分。(1)应用我院自制的老年慢性病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病情管理状况,量表包含运动锻炼、自我监测、合理饮食、情绪调节、规范用药等,各项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治疗依从性越良好。(2)应用SF-36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各项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良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管理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病情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病情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管理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讨论

据统计数据显示[3],我国失能老年人逐步增多,且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家庭、人口结构均发生变化,我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养老,特别是合并慢性疾病、高龄者。有研究报告显示[4],我国大部分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因家属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导致患者缺乏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同时还有学者称[5],确保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协助其纠正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确保生活质量。高惠芬等[6]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146例,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病情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医养结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改善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SF-36评分及病情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医养结合护理管理对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病情管理有较为理想作用。医养结合首先要关注的是老年患者的健康,结合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护理干预[7]。本研究观察组接受医养结合干预,综合医院资源,从家庭、营养、运动、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干预,不仅可满足患者精神需求和日常生活照料,且可获得更科学、完整、专业的护理、康复、保健等。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医养结合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管理和生活质量,利于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牟鑫,黄海华,李明秋,等.长期照护医养结合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5):40-44.
[2]邝英桥,陈婉红,张顺仪,等.医养结合理念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2):127-128.
[3]李洪霞,崔学利,周东娜.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医养结合延续性照护模式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3):145.
[4]孙丹.医养结合理念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9,9(31):185-186.
[5]张萍,沈凤,杨春芸,等.医养结合理念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管理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2):139-141.
[6]高惠芬,黄瑜,谢碧琼.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医养结合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3):89-91.
[7]吴玲,王振山,曲国红,等.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患者慢病管理和药学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19,21(10):6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