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典型与非典型肝癌的鉴别诊断探析

时间:2020-07-08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典型肝癌、非典型肝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实施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病理检查共确定52例典型肝癌及29例非典型肝癌,超声造影诊断典型肝癌的符合率为98.08%,诊断非典型肝癌的符合率为96.05%。结论:超声造影可为典型肝癌、非典型肝癌的鉴别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癌 血流动力学

  近年来,随着肝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这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1]。结合既往肝癌影像学检查经验可知,在利用超声技术诊断肝癌时,部分患者的声像图缺乏典型性,难以准确定性。与常规二维超声、彩超技术相比,超声造影检查的特征为:该技术主要通过对组织的强化确定病变组织特征[2]。为确定这一技术的鉴别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81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8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5例;年龄(49.6±12.6)岁;病程(4.6±0.5)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1)常规超声检查。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待受检者做好准备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可疑病灶后,以超声探头进行仔细扫描。重点评估病灶形态、内部回声、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特征。(2)超声造影检查。(1)造影剂制备。以5ml生理盐水及适量SF6 45混合为浓度45μg/ml(AF6 45)混悬液。充分摇晃至微泡浓度达到2×108个/ml。(2)注射造影剂。于微泡均匀分布条件下,经受检者肘静脉,团注造影剂。剂量:2.4ml/病灶/次;注射时间:2s。(3)时相观察。于低机械指数超声检查状态下,注射造影剂开展超声造影检查。为受检者注入造影剂后,立即启动计时器。动脉期分布:开始时间:用药后8-17s,可见肝脏内血管结构(动脉血管)显影,呈亮线状强回声;消退时间25-35s,动脉血管回声、亮线均消失。该时相持续时长17-27s。门脉期分布:开始时间:用药后30-45s,可见门静脉显影(静脉血管主干、静脉血管一级与二级分支),静脉血管呈条带状,回声较强;消退时间:用药后2min,门静脉显影逐渐消失。延迟期分布:开始时间:用药后2min,可见肝组织均匀性增强;消退时间:用药后4-6min,结束标志:肝组织增强信号完全消失。
  1.3 观察指标
  评估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典型肝癌、非典型肝癌的符合率;分析典型肝癌、非典型肝癌的超声造影检查表现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统计方法选择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癌诊断符合率
  超声造影诊断典型肝癌的符合率为98.08%,诊断非典型肝癌的符合率为96.55%,与病理学检查对比差异不显着。
  表1 肝癌诊断符合率[n/%]
  
  2.2 典型、非典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1)典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注射造影剂后,受检者门脉期、延迟期增强信号廓清速度多较快。本研究中经该技术共检出51例典型肝癌,51例患者的增强模式均为快进快出(增强信号快速形成、快速消退)。(2)非典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经超声造影检查共检出29例非典型肝癌。其中,21例肝癌患者的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增强信号快速出现,缓慢消退),另外8例患者伴少进表现。

  3 讨论

  随着各类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逐渐成为临床诊断各类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在肝癌诊断中,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组织分辨率较高,且操作便捷,经上述技术诊断后,肝癌患者的肝脏病灶多可见假包膜现象,且病灶部位可见异常回声。但由于上述技术无法清晰反映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加之受到肝脏穿刺活检等因素的干扰,二维超声、彩超检查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问题。
  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癌的原理为:给予肝癌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借助造影剂对肝脏组织的强化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该过程可反映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3-4]。超声造影技术的动态性特征,为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典型、非典型肝癌的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1)可清晰判断受检者的肝脏组织增强信号变化。针对肝癌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后,注射造影剂后,患者肝脏组织增强信号的变化特征,可为医师的诊断提供可靠支持[5]。(2)鉴别肝癌。从肝癌超声造影的表现特征来看,快进快出属于典型表现,伴这一表现的肝癌患者即为典型肝癌。本研究81例患者中,51例经超声造影检查确定为典型肝癌。除了上述表现外,部分肝癌患者在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期间,容易出现快进慢出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为:使用造影剂后,以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肝癌患者的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时相变化,其时相的显影特征主要受患者肿瘤主要供血血管性质(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各血管间关联是否密切(新生血管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分化程度较低、新生血管较多、肿瘤生长增殖速度较快的肝癌患者,容易表现出典型快进快出特征。相比之下,分化程度较高的肝癌患者则容易呈快进慢出、少进等不典型表现:这类患者病灶内多无动脉形成,新生血管数量较少,其肿瘤以门静脉为主要供血血管,给予这类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微泡状造影剂可经患者的主要血供——门静脉再注入肿瘤病灶内,造成增强信号显影的持续,即表现出快进慢出。从上述关联来看,在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中,患者的分化程度是决定其造影典型性的主要因素。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癌灶组织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动态评估,可充分保障其鉴别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宜于典型及非典型肝癌的鉴别中,引入超声造影技术,依据受检者的造影结果评估其肝肿瘤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而合理鉴别其肿瘤类型。

  参考文献
  [1]周艳珂,李潜,田婧,等.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04):606-608.
  [2]李艳,朱冬梅,刘刚,等.小肝癌超声造影影像学表现与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04):29-32.
  [3]赵智慧,王俊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鉴别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应用比较[J].海军医学杂志,2019,40(06):594-597.
  [4]丁建民,周燕,王凤梅,等.超声造影联合普美显磁共振对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9(11):964-970.
  [5]徐珍望,彭恒.超声造影联合多普勒彩超在鉴别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0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