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时间:2022-01-19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试验选取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纳入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法 ;干预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护理前pro-BNP、LVEF、6-MW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干预组pro-BNP、LVEF、6-MWT分别为(523.50±39.81)ng/L、(54.04±5.87)%、(470.18±49.07)min,对照组分别为(819.62±73.30)ng/L、(46.93±4.70)%、(371.64±38.96)min,干预组患者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为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心理护理可综合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了解患者情绪与心理变化,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积极促进心功能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心功能 改善作用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主要是由心脏舒张功能、收缩功能障碍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脏,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缺乏所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该症候群主要特点为腔静脉淤血、肺淤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食欲缺乏及呼吸障碍等。当心力衰竭发作时,患者通常表现为体液潴留、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力衰竭严重者极易休克,降低生存率。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利尿、扩张血管、强心、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但因多数患者具有治疗依从性差、病程长等特点,导致疗效往往欠佳。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经临床治疗发现,部分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经综合治疗后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预后往往较差,因而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2]。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一定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3]。以往,在临床对症治疗时多给予常规护理,以此帮助患者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减轻心脏负担,但对患者心理需求的重视度不高[4]。心理护理是当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能根据患者心理与情绪变化,选择科学的干预措施,合理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对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5]。本试验选取14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心理护理对其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选取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纳入时间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70例中男女患者数量比例为42∶28;心力衰竭原因:风湿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其他1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53±6.1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6±1.64)年。干预组70例中男女患者数量比例为40∶30;心力衰竭原因:风湿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34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其他3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12±6.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34±1.69)年。两组患者性别、心力衰竭原因、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均正常者;患者及家属知情护理内容,且自愿签订护理同意书;意识清醒、智力和精神正常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脏检查均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者[6];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者。(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者;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异常者;具有严重外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者;需要哺乳或已经怀孕者;病例资料信息缺少者;脾胃、肺部、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者[7];甲状腺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1)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减慢心率,每日定时清洁、消毒病房,告知患者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加减衣物,营造安静、舒适环境,注意室内光照柔和、空气清新,加强对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每日按摩下肢、局部受压皮肤2次,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适量主动运动,或进行轻体力工作,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体征。(2)健康宣教:对患者、家属进行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教育,讲解心力衰竭形成原理、病因、临床症状、并发症、治疗内容等知识,并告知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叮嘱家属观察、记录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尿量等。(3)饮食护理:为患者、家属介绍合理膳食重要性,督促家属观察患者每日饮食,饮食以高蛋白、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6 g,注意蛋白质补充量,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避免便秘加重心力衰竭症状,使用排钾利尿剂时需适量补充含钾食物,适量摄入盐分;对于便秘者,指导家属定时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必要时可使用腹泻剂或开塞露。(4)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为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药理学知识、使用方法、长时间用药目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使用利尿剂时,叮嘱白天用药,观察、记录患者是否体质量减轻、有无高尿酸、有无低血钾,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测量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与心率。
1.3.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入院后,综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告知其血脂、血压、血糖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并告知其治愈成功的病历,加强患者治疗信心,并定时询问患者身心感受,根据患者及家属要求及建议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定期邀请疗效好的病友现身分享经验,让患者体会到亲情、友情的温暖,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与家属的提问,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答,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主动配合临床医护工作。此外,鼓励患者宣泄负性情绪,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1.4 评析指标
检测、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其中包括血脑钠肽前体(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pro-BNP:抽取患者早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 L,保存在无抗凝剂的干燥试管内,按照3 000 r/s速度进行离心,10 min后采集上层清液,再保存于-20℃冰箱内,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按照试剂盒完成检测。LVEF: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6-MWT:试验前需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休息15 min,告知患者根据自身体能确定步行速度,叮嘱其不可跑跳、说话,然后指导患者站在起点开始行走,计时6 min,测量6 min行走距离。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确定护理效果,标准如下[8]。显效:患者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心功能达到Ⅰ级或改善≥Ⅱ级;有效:患者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达到Ⅱ级及以上或改善≥Ⅰ级;无效:患者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变化,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数×100.00%。
1.5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1.0软件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整理,计数资料检验行χ2,用百分数(%)描述计数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对比,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待P<0.05时,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所有患者护理前proBNP、LVEF、6-MWT对比差异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ro-BNP有所降低,明显低于护理前,LVEF有所提高,明显高于护理前,6-MWT有所延长,明显长于护理前,且干预组患者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干预组患者治疗显效4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8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成立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发生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预后较差。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终末阶段常见的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进展快、预后效果差的特点。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心肌梗死、感染、严重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心脏负荷过大、激动情绪、过度活动等[9-10]。当心力衰竭发作时,患者多存在肺淤血、腔静脉淤血,且伴随着体液潴留、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极易出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情况,进而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最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1-12]。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与神经系统、激素的过度增强密切相关,这种过度的增强会导致心肌细胞水平的重塑和心肌的纤维化,从而加重心肌的损害。因此,抑制与心室重塑有关的刺激因素可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13]。
临床通过实施综合治疗来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预后的判断仍不够准确。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早期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筛选出预后不良高危病例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目前,临床已发现多种血清学指标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病情进展有关。血清NT-pro BNP、LVEF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是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NT-pro BNP属于神经激素,由心肌细胞合成,主要参与循环、尿钠排泄等,可扩张血管,使血压保持稳定状态。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室充盈压升高,缩血管神经激素系统激活,刺激心室肌细胞合成释放NT-pro BNP,NT-pro BNP可与缩血管神经激素系统形成对抗性调节,制衡过度应激反应,从而起到代偿性的心脏保护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血清NT-pro BNP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是预测心力衰竭的独立因素[14]。LVEF主要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状况,其水平降低往往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经过积极治疗后,LVEF水平可提高,提示心功能尤其左心室功能状况有所改善,可作为评定心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15]。6-MWT是最常见的亚极量运动试验之一,试验方法简单,无创安全,不但可评定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还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6-MWT步行距离450 m为轻度心力衰竭,6-MWT步行距离<300 m则提示预后不良[16]。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工作竞争力不断增加,生活压力日益增大,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逐渐变差,再加上我国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导致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增长[17-18]。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各器官功能减退,常易合并其他疾病,可与慢性心力衰竭相互交叉,使症状表现相对复杂,相互影响,缺乏典型特征,从而导致临床诊治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生活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服务,加深患者对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用药知识的了解,促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时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症状[19-21]。同时需要应用心理护理,综合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了解患者情绪与心理变化,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合理调节心理,消除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指导患者勇敢、乐观面对疾病,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再次发作的可能性[22-2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护理前pro-BNP、L V E F、6-M W T对比差异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ro-BNP有所降低,明显低于护理前,LVEF有所提高,明显高于护理前,6-MWT有所延长,明显长于护理前,且干预组患者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95.7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组间心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较显著,不仅能帮助缓解心力衰竭症状,积极促进心脏功能及早恢复正常,保证心血管正常供养供血,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