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1-11-29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 h、12 h、24 h数字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4.23±0.11)分、(3.54±0.12)分、(1.43±0.11)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为(18.54±2.23)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镇痛

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大,术后疼痛剧烈且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长,近些年我国外科逐渐向微创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是该术式仍属于侵入性术式,术中内脏牵拉、麻醉药效的缓解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均可加重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为提升围术期麻醉镇痛效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常用全身麻醉,近些年,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1-2]。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观察行全身麻醉以及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8~62岁,平均(41.42±1.42)岁;体重45~75 kg,平均(61.32±1.11)kg。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0~61岁,平均(41.41±1.41)岁;体重45~71 kg,平均(61.31±1.14)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以及相关入院检查均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标。(2)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急性胆囊炎或其他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2)其他疾病致患者躯体慢性疼痛。(3)术前2周应用麻醉镇静类药物或其他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药物。(4)术中转为开腹手术。(5)未完成围手术期治疗而中途退出、转院治疗。
方法:两组患者均分别于脐上1 cm、剑突下2 cm以及右腋前线肋弓下2 cm做手术切口,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23138)2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54256)4.0μg/kg,顺式阿曲库铵[上药东英(江苏)药业,国药准字:H20060927]0.2 mg/kg,麻醉诱导起效后喉罩后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相关参数如下,潮气量8~10 m L/kg,呼吸频率10~14次/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 Hg。(2)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左侧卧胸膝位,超声高频线阵探头探查T6~7棘突外侧纵向或横向平面图像,结合超声视窗采用平面内进针法,向T6~7椎旁间隙进针,穿刺成功后注入0.5%的的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93),剂量为2 mg/kg。两组患者术中根据患者麻醉情况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24 h、72 h躯体疼痛情况,VAS量表评分区间在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1~9分评分越高则患者躯体疼痛越重。(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给药前后不同时间段躯体疼痛情况比较:试验组术后1 h、24 h、72 h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给药前后不同时间段躯体疼痛情况比较(±s,分)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试验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为(18.54±2.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65±2.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2,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切除胆囊的过程中可对内脏造成一定的牵引,气腹牵拉隔肌、腹肌可致使患者术后局部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此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过程中人工气气腹建立后,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后可诱发高碳酸血症,致使患者儿茶酚胺在内的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应激性分泌,继而刺激副交感神经,降低患者术后躯体疼痛阈值[3-4]。目前,外科麻醉镇痛效果较佳的方式为全身麻醉,但是全身麻醉镇痛实施后可引起尿潴留、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常规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实施过程中胸椎旁神经穿刺主要依赖于操作者临床经验,易造成胸椎旁神经损伤,近些年,我国超声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等有点[5-7]。何志权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试验组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12 h、24 h时VAS得分分别为()分、(4.34±0.12)分、(3.43±0.11)分、(1.43±0.14)分均低于单纯应用全身麻醉的对照组[8]。本次研究与何志权临床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结果显示,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 h、12 h、24 h患者VAS量表得分均升高,试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VA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效果相比,麻醉镇痛效果更为持久。此外,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早,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验证,数据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首选麻醉方式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镇痛效果好,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躯体疼痛,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早,不会显著增加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志权,关宇健,陈家华.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9):36-40.
[2]关宇健,何志权,谢霞,等.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463-2465.
[3]贾莲明,胡引芳,余文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脑部血液灌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0,24(10):2058-2063.
[4]常惠霞,贾海鹏.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2):81-82.
[5]吴振威,倪华栋,侯晓敏,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99-103.
[6]吴振威,李振平,邓康,等.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比较[J].浙江医学,2021,43(1):84-88.
[7]李晓滨,王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1):27-29.
[8]何志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5):97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