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时间:2021-09-26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探究慢性病防治中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社区慢性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分布范围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不规范治疗;研究组给予社区系统管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慢性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防治 作用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饮食结构等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普遍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等特点,除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外,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社区卫生服务对比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具有距离优势,可以给予患者更直接、全方位的服务[3]。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以及正确的模式,本文选取社区慢性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就两种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组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社区慢性病患者80例,按不同分布范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78岁,平均(68.4±3.6)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肿瘤11例,糖尿病1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81岁,平均(69.8±4.1)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肿瘤12例,糖尿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不规范治疗。研究组给予社区系统管理治疗,具体内容如下:社区安排专业的医生负责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社区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和病历档案。社区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档案信息,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随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诊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同时,社区医护人员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医护人员会通过定期随访等方式,随时了解患者的疾病信息,并了解患者的医嘱依从情况。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自身语言的合理运用,要尽量避免生涩难懂的专业测绘,要优先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深刻理解和掌握慢性病的防治要点和一般原则。社区要定期开展健康座谈会,组织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围绕慢性病的防治进行知识讨论,并为医护沟通提供良好平台。考虑到慢性病的病程普遍较长,在一般情况下,社区医护人员要每周对患者进行复诊,如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或社区内出现急性发作期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对于病情相对稳定,以及病情已经得到明显缓解的患者,也可以适当延长复诊的间隔周期时间。此外,社区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和自我监督能力,确保患者可以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保障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发挥。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包括慢性病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死亡情况等。(2)对比两组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采用社区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完成,满分100分,共20项问题,>80分为十分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研究组慢性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后的转归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讨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等在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4]。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考国外的经验,以及国内的实际发展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与医疗机构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与患者的距离更近,在疾病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5]。
国内不同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社区可以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和治疗,部分社区则无法形成规范的管理。社区系统管理治疗模式,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种现代化模式,可以通过社区的主动引导,实现慢性病健康宣教、患者治疗、自我管理、健康指导、药物管理、家庭护理等工作的有效协调,最大限度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7]。具体来说,患者在社区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中包含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疾病信息,包括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等,社区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档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卫生服务[8]。同时,社区卫生服务包含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健康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9]。社区卫生服务还会通过与患者家属的合作,提高卫生服务的精准度,并进一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这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40例患者中34例慢性病得到了控制,控制率为85.0%,而对照组的慢性病控制率仅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2.5%,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仅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可有效控制慢性病进展,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赵路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管理模式效果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8):190-191.
[2]雷永忠.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分析[J].健康必读,2018(33):26.
[3]王静超.社区卫生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管理现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5-18.
[4]孙昊.国内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198.
[5]杨志鹏,王皓翔,欧文森,等.基于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治疗负担的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59-563.
[6]刘文慧,崔云红,曹民治.巴彦淖尔市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8,8(35):349.
[7]左惠娟,王锦纹,陈晓荣,等.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9):688-694.
[8]刘晓红.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效果观察[J].科学养生,2020(8):172.
[9]杨平.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22-23.
[10]王珊瑚.关于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