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滤过在重症中暑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1-07-23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滤过在重症中暑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重症中暑患者,按随机序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体温变化,统计救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体温接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52.34±3.42)g/L、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为(48.65±2.83)μmol/L、血尿素氮水平为(8.41±0.56)mmol/L、血肌酐水平为(125.74±16.48)μmol/L、体温为(37.68±0.59)℃,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58.44±4.25)g/L、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为(59.21±3.40)μmol/L、血尿素氮水平为(9.21±0.74)mmol/L、血肌酐水平为(137.28±19.17)μmol/L、体温为(38.35±0.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0.352、41.993、19.526、81.063、52.806)。观察组救治有效率为92.86%(13/14),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78.57%(11/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14.101)。结论 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中,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可提升救治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控制体温,改善肝脏和肾功功能水平。
关键词:重症中暑 连续性血液滤过 血尿素氮 白蛋白

重症中暑是中暑的一种,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类型,多见于高温作业下的人员以及老年人、婴幼儿群体[1]。重症中暑的病因包括热适应能力下降、产热增加和散热能力衰减等,可危及生命安全,目前多主张给予及时救治[2]。分析发现常规救治方式存在不足,救治有效率偏低[3]。我院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例重症中暑患者,就连续性血液滤过的价值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中,选取28例,按随机序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男8例,女6例,年龄22~75岁,平均(45.81±10.70)岁,热痉挛患者7例,热衰竭患者5例,热射病患者2例。观察组:男7例,女7例,年龄21~76岁,平均(45.62±10.82)岁,热痉挛患者6例,热衰竭患者5例,热射病患者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年满18周岁;符合《重症中暑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4]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脏器和血液功能障碍的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中途退出患者(死亡患者除外)。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并确诊后,给予物理降温,将冰毯置于病床一端,注入蒸馏水8 L,确保无液体外渗问题,将冰毯置于患者背部。开放静脉通过进行补液,向患者提供葡萄糖等。针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问题和症状进行治疗,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态势,用药避免血小板异常聚集等凝血问题。实时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针对出现的合并症进行对症处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连续性血液滤过疗法。于患者股静脉开放通道,采用前稀释法,视患者病情确定置换液输入参数,保持在每小时3~4 L,血流量参数为每分钟200~240 m L,实时根据病情患者进行参数调整。向患者提供2 000~4 000 U肝素进行抗凝,每小时追加500 U维持抗凝,以4 h为间隔,进行管路的冲洗检查,避免堵塞等问题。患者血流动力学态势异常、存在出血倾向,需减少肝素用量50%或避免使用肝素,以防出现止血困难,透析持续48 h。
1.2.2 体温和肝肾功能分析方法
于患者入院前、治疗48 h后,分别进行一次体征测量,应用红外线设备,采用耳温测试法,进行3次测定,取平均值为基准。分别于患者入院前、治疗48 h后,进行一次肝脏功能水平测定。获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置入无菌设备中,于30 min内进行测定。取血样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2 900 r/min,持续离心10 min,提取上层清液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体温变化,包括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统计救治有效率。患者经救治后体征稳定,临床症状消失,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体征恢复,临床病情改善为有效;其余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构成总有效率[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体温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体温为(3 9.7 1±0.5 5)℃,对照组患者体温为(39.63±0.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265)。肝肾功能测定结果接近。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征指标前后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理想,体温较低。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体温水平

2.2 患者救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较高。见表2。
表2 患者救治有效率[n(%)]

3 讨论

重症中暑患者面临生命安全威胁,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能力不理想,需要给予及时救治[6]。针对救治方案的研究也因此得到普遍重视,此前学者分析指出,常规救治方案下,有效率在60%~70%,部分患者可能因疾病死亡[7]。也有学者发现,患者的体温难以在常规救治模式下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下降幅度有限[8]。本文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78.57%,经救治后,体温为(38.35±0.66)℃,效果并不完全理想。
在针对重症中暑患者救治方法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患者发病后的典型病理改变之一为肝肾功能异常变化[9]。从致病机制的角度来看,患者在热损伤的影响下,机体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细胞的血液供应情况出现异常,导致肠道等处供血不足,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下,肠道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脂多糖通过肠道微生物释放,导致毒素产生、淤积,最终形成全身性的炎性反应[10]。临床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均出现变化。与此同时,全身炎性反应还会导致活性氧分子作用增强,加剧了患者病情。
连续性血液滤过适用于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等疾病的治疗,可应用透析液、置换液等实现与血液的混合,通过超滤的方式,清除机体内的毒素、多余水分等。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机体的扰动小,且中小物质清除率更为理想。连续性血液滤过能够控制炎性递质的级联效应,通过持续的交换和超滤,使其连接通道被阻断,并使肝肾功能得到好转。有学者研究指出,借助连续性血液滤过,重症中暑患者的体温下降更明显,救治有效率可达到80%以上[11]。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患者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快速好转[12]。本文研究结果与此类似,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52.34±3.42)g/L,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为(48.65±2.83)μmol/L,血尿素氮水平为(8.41±0.56)mmol/L,血肌酐水平为(125.74±16.48)μmol/L,体温为(37.68±0.59)℃,较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连续性血液滤过不可应用于脑出血伴颅压升高患者、顽固性休克对升压药无反应患者。患者存在感染性休克、肿瘤也不宜优先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对患者的血压、血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超滤和补液可能导致患者脏器功能受到扰动、心脏负荷增加,应重视心率、呼吸频率的分析。
综上所述,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中,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可提升救治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控制体温和,改善肝脏和肾功功能水平。后续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体征的分析和监测,同时保持透析的规范、无菌,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喆滢,吉晶晶,洪欣欣,等.重症中暑临床救治方法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9,5(2):176-184.
[2]裴君霞,谭明明,张丽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重症中暑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7):93-94.
[3]苏磊,童华生.重症中暑转化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2):103-108.
[4]袁晓宇,瞿利帅,袁菊萍,等.影响重症中暑患者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1):1309-1310.
[5]宋新华,陈恺,李彩虹.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5):1207-1208.
[6]杨婉花,刘鸿翔,万晟霞,等.连续性血液滤过在重症中暑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3):224-226.
[7]张立新,陶红,李景荣.重症中暑并发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2):1822-1824.
[8]王家松,刘安秀.5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21,1423.
[9]陈光明,高丽芳,许慧娜,等.血液滤过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558-3561.
[10]潘志国,耿焱,刘云松,等.重症中暑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635-1637.
[11]孙海伟,赵益明,王卫广,等.低分子肝素对重症中暑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818-820.
[12]陈光明,卢金福,王文睿,等.连续性血液滤过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8):82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