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内血肿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时间:2021-06-21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脑内血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内血肿患者应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效果较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内血肿 微创穿刺清除术 神经功能 手术指标 生活能力

脑内血肿是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进行性意识障碍是脑内血肿的主要临床表现。脑内血肿是由脑组织血管破裂后,血液聚集在脑内,对脑组织产生压迫,进而导致脑内血肿[1-2]。若不及时治疗会增加致残、死亡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早期清除血肿对患者至关重要,手术是清除血肿的主要手段,选取有效手术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以往临床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该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预后效果较差[3-4]。随着微创技术不断成熟,微创穿刺清除术被广泛应用到脑内血肿治疗中,并且治疗效果显著,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脑内血肿患者68例对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脑内血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女17例,男17例;年龄47~76岁,平均(58.69±2.81)岁;GCS评分:6例患者得分5~8分,12例患者得分9~11分,16例患者得分12~14分;疾病类型:18例高血压脑出血,12例创伤,4例其他;平均出血量(21.68±2.17)mL。对照组女18例,男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8.46±2.77)岁;GCS评分:5例患者得分5~8分,14例患者得分9~11分,15例患者得分12~14分;疾病类型:18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创伤,3例其他;平均出血量(21.68±2.17)mL。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GCS评分、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内血肿;(2)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脑干功能衰竭;(2)凝血功能障碍;(3)手术禁忌证。
方法:(1)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清除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完成麻醉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明确患者血肿位置,在患者血肿部位做一马蹄形切口,对患者进行骨瓣开颅,完成开颅后在患者脑沟部位将脑回分开,在直视下将75%血肿吸出,同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完整血肿周围薄层血肿壁,放置引流管,闭颅。(2)研究组实施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选择适当长度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穿刺点进行三维定位,穿刺点可选择血肿距离头皮最近、无大血管处、重要功能区处,做一长度约为3 cm切口,对颅骨钻一直径约为1 cm的孔。将硬膜切开,利用穿刺针对血肿位置进行探查,利用2.5 mL注射器将血肿进行抽吸,待抽出15 mL血后连接引流管,将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与引流管连接,将2 mL尿激酶注入引流管,将引流管闭合3 h后再开放,待血肿完全流出后将引流管拔除。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行走、穿衣、精神状态情感,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高。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水平及血肿清除率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水平及血肿清除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比较

讨论

脑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脑内血肿具有较高发病率与死亡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5-7]。目前清除血肿是治疗该疾病主要方向,通过清除血肿,可以降低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减轻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
目前手术是清除血肿主要手段,以往临床采用开颅清除术,该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预后效果较差[8-9]。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不断成熟,微创穿刺清除术被应用到脑内血肿疾病治疗中,该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操作简单,微创穿刺清除术在CT引导下可以对血肿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可降低对神经元、血肿附近大血管的损伤,具有较高安全性[10-12]。同时该手术无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适用于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此外该手术方式对患者脑组织影响较小,拔管后无需对患者缝合,可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快速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血肿清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患者在CT引导下可将引流管准确放置在血肿部位,利于对血肿进行清除。手术时间缩短可减少脑组织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军,吕建光,廖启伟,等.神经内镜与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3):283-286.
[2]郭卫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探究[J].临床研究,2018,26(12):23-24.
[3]姚柱炜,蒙剑锋,栾宏权.微创血肿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0):1395-1398.
[4]王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体会[J].中外医疗,2018,37(14):94-95.
[5]王战英,夏辉,千超.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23):3312-3314.
[6]张寒,管义祥,陆正,等.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价值评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36-37.
[7]闭波.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8):95-97.
[8]韩全胜.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19,9(11):86-87.
[9]杨静.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393-2394.
[10]陈雄辉,张鹏杰,唐梅峰,等.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15(5):341-345.
[11]孙丽军.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2):5-7.
[12]陈雪峰.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