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1-06-16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探讨使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66例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CI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66例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治疗的33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则更低,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明显,具有对比意义(P <0.05)。结论 在ACI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作为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的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坏死或软化所造成[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也在趋于上升,同时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ACI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偏瘫等[2],一旦患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针对ACI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为了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在ACI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了66例我院收治的ACI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66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方式为随机,调查对象选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参加调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研究组男性患者共计19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为37岁,平均年龄(54.20±1.90)岁,文化水平方面:大学及以上4例、高中8例、初中16例、小学及以下5例;参照组男性患者共计17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为(53.20±2.10)岁,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4例、高中9例、初中12例、小学及以下8例。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经过对比结果显示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给予参照组患者对症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清除自由基[3]等。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如下:选用注射用尿激酶(生产单位:沈阳光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2204,2010-09-30)150万U,在患者发病6 h内联合0.9%的生理盐水200 m L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每日1次。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12 h后均采用7 500 U的低分子肝素进行脐周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
1.3疗效判断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评定标准如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代表显著;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并且临床症状有减轻代表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代表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能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涉及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如生活质量评分等应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32/33)和69.70%(23/33),结果显示差异明显,具有对比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例,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参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3例,过敏3例,出血现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相对比参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表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3 讨论

ACI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吸烟、酗酒等均是该病的危险因素[4]。ACI不但会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安全,也会给患者的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5]。因此如何对ACI患者进行有效的施治是目前临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对ACI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患者在发病6 h内得到适合有效的治疗,都能有较好的预后[6]。ACI的生理改变主要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其次为动脉炎,仅有小部分患者为脱落的栓子,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病变是发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使患者的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并引发痉挛、血小板聚集等现象的发生,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能够引起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的现象,引起动脉血流中断,使某一区域因缺血而导致缺氧现象的发生。ACI能够使脑部细胞能量代谢出现障碍,使兴奋神经递质大量释放钙离子过量内流动,自由基出现化学反应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生物膜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语言功能障碍、感觉异常、吞咽功能困难等。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供血中心区域脑组织可在1 h内出现坏死,而周围缺血半影区则在3 h以后才会出现缺血性脑损伤,也就是说局灶性坏死周围的半暗带是可逆性损伤,半暗带具有动态性,在临床中的抢救治疗,多对半暗带进行抢救,尽管当下尚无治疗ACI的有效方法,但溶栓治疗已经能够使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药物溶栓治疗效果与血栓发病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联系,早期、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提高阻塞血管的再通率,避免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等现象,能够改善脑部组织微循环,增加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量,避免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使中枢功能得以恢复。尿激酶是一种从健康人尿或肾组织内获取的酶蛋白,为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该药物具有将血栓中的纤溶酶原激活、溶解血栓斑块、疏通堵塞血管,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ACI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7]。就当下临床治疗而言,ACI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药物的使用剂量,临床中尚无统一的标准,尿激酶具有抗凝溶栓的效果,使用剂量过小则不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若使用剂量过大则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危险,脑出血主要发生于缺血缺氧后,微血管内膜细胞会出现脑水肿的现象,使血管通透性得以增强,当血流恢复后可引起血液外渗以及灌注高压等症,尤其在灌注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使脑梗死区域进一步损伤,因此各大医院针对尿激酶的使用剂量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临床中各学者对其使用剂量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8]认为,如果在时间窗内只有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才能够使溶栓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恢复血液灌流,而小剂量很难达到溶栓治疗的目的,并且在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后给药,更加容易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应给予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在药物应用前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本次调查选取了6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CI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大剂量尿激酶在A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相关研究[9-10]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ACI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卓严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7):10-11.
[2]吴广征.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39-40.
[3]王艳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117.
[4]陈柏龄,陈跃鸿,陈雪娇,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133-135.
[5]陈世阳,杨丽燕,康孙平.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02-203.
[6]王明会.低分子肝素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0):90-92.
[7]王秋女.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5):23-24.
[8]王蓥梅.小剂量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138-139.
[9]马文娟.急性脑梗死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138-140.
[10]田淑青.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后早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