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1-03-30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半夏白术天麻汤 针灸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且目前该病发生率明显提升。该疾病以往采取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目的是改善或者恢复患者脑组织血液情况,但效果不理想。中医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风,病在脑部但涉及肝肾等重要脏腑,疾病与饮食不节以及气虚邪中等相关。需要通过调理脏腑阴阳达到治疗效果,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9例、20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5.59±3.39)岁;病程1~6 h,平均(3.30±1.06)h。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5例、24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6.03±2.27)岁;病程2~6 h,平均(3.41±1.00)h,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同意本次治疗方式;无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对于本次药物过敏;哺乳或者妊娠期妇女。
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治疗:如持续低流量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2)研究组采用一般性治疗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中主要组方为:天麻、黄芪各35 g;地龙、川芎、红花、白术、半夏、陈皮、石菖蒲、炙甘草、郁金各15 g;橘红12 g。对于便秘的患者加入大黄10 g,头痛明显患者加入菊花以及白芷10 g;烦躁不安的患者加入栀子10 g。使用清水500 m L煎煮成300 m L,分为早晚服用。针灸治疗中选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为主要穴位,下肢以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为主要穴位。肝阳明显患者加入合谷穴、太冲;风痰阻洛患者加入丰隆、足三里;气虚血淤患者加入血海;语言不清患者加入廉泉。针灸时使用碘伏消毒局部,然后持0.3 mm×25.0 mm规格的针灸刺入穴位中,针头与皮肤呈30°角,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宜。两组均治疗2周。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缺损情况、生活质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1)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1-2],评价内容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等,0~1分为几乎正常,2~4分为轻度障碍,5~15分为中度障碍,16~20分为重度障碍,21~42分为重度卒中;(2)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总分为100分,0~20分为生活完全依赖;25~45分为重度依赖;50~70分为中度依赖;75~95分为轻度依赖;96~100分为独立;(3)血液流变学: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 L,采取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仪测定全高切黏度、全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
疗效判定判断[3]: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显效:NIHSS评分减少≥90%,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NIHSS评分减少≥30%,相关体征及症状显著缓解;(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两组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脑部疾病的82%左右[4]。且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对于该疾病目前临床一般采取抑制血小板、降低颅内压、降脂、神经保护综合等治疗措施,但长期使用会加重患者机体负担,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5]。
中医对于脑卒中治疗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归属于“中风”,认为疾病的起因为气虚致行血不畅、年老体弱、饮食不节及久病不愈导致阴阳失调、脑络失养最终导致疾病发生。中医治疗原则为健脾行气、活血祛瘀等,通过调节脏腑阴阳来实现通畅气血、祛风平肝以及除淤祛痰等目的[6]。
本次采取的白术、茯苓等具有利尿作用,陈皮可理气化痰,半夏白术汤中的半夏具有顺气降压效果;地龙等镇静;川芎以及红花等活血行气;郁金等活血调节;天麻等镇静抗缺氧,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后可达到活血化瘀、抗凝以及保护脑组织效果,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辨证加减措施后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等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这与半夏白术汤调节血脂、改善血液循环等效果相关。当前针灸治疗已经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主要干预措施,其能够改善患肢的功能障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临床研究中,研究组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作为主要穴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协助穴位,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以此说明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这与中医治疗的安全性具有密切关系,该种治疗模式未明显增加患者负担,因此患者临床接受程度较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多见于老年患者,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降低其生活质量,需要采取及时治疗。传统临床治疗中采取西药治疗,但长期西药治疗会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负担。中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具有安全性高及疗效明显的优点。本次研究组患者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干预,其中半夏白术天麻汤可调节血脂、改善机体微循环,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具有积极意义;针刺治疗可打通阻塞的经络,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等,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吕浩.依达拉奉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3):1436-14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6.
[3]赵秀静,李文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3):157-160.
[4]郑丽玲,臧向博.活血化瘀方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陕西中医,2016,37(7):814-815.
[5]李华,谢勇,郭耀良,等.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303-304.
[6]张秀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7):525-526.
[7]马洁.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1):93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