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时间:2021-03-23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评价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居民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重庆市某中心镇开展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评价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研究组)和常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对照组)的效果,对比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和卫生经济学负担。结果:研究组居民医疗及健康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居民对医患沟通能力及签约总体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卫生经济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提高了居民的整体满意度,且未增加卫生经济学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家庭医生 专科医生 签约服务 满意度

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通过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使全体人民享有和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1]。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但是家庭医生团队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人员职责及分工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2]。家庭医生主要来源于注册全科医生,主要从事签约、建档、健康咨询等服务,但存在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对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能力不足致居民不信任等问题[3]。

资料与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重庆市某中心镇开展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照组常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个(全科医生、中医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为居民提供签约、建档、预约诊疗、上门服务、分级转诊、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服务;研究组将该镇中心卫生院的30名专科医生融入6个5人团队形成5+X(若干专科医生)团队,专科医生参与签约服务,并为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研究期间对照组签约服务居8 895人,研究组签约居民8 596人,并建立居民签约健康数据库。
调查对象:(1)研究对象:签约居民均知情同意,以村为单位,按照年龄、签约时间,随机分层抽样,对各层次再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配合完成调查的居民开展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发放问卷110份(完成率低于60%视为无效问卷);(2)调查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分析和访谈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医疗及健康服务(对医生医疗技术、首诊及转诊服务、健康咨询及宣教)、签约服务体验(医生服务态度、医患沟通能力、签约总体评价)、卫生经济学(医保报销保障)等内容进行调查。居民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测量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评分范围1~5分,(“非常不满意”赋值为1、“不满意”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3、“满意”赋值为4、“非常满意”赋值为5)。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照组有效问卷105份,研究组107份。对照组105人中,男51人(48.6%),女54人(51.4%);年龄60岁及以下72人(68.30%),60岁以上33人(31.70%);高中及以下76人(72.6%),高中以上29人(27.4%);研究组107人中,男52人(51.4%),女55人(49.6%);年龄60岁及以下71人(66.8%),60岁及以上36人(33.2%)为主;高中及以下75人(70.1%),高中以上32人(29.9%)。
两组居民医疗及健康服务满意度比较:对照组各指标人均赋值在3.0~4.0,表现一般;研究组各指标人均赋值>4.0,满意度情况显著改善。两组居民医疗及健康服务满意度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居民医疗及健康服务满意度比较[n(%)]

两组居民签约服务体验满意度比较:除医生服务态度外的指标,对照组人均赋值在3.0~4.0,表现一般;研究组人均赋值>4.0,表现满意,指标满意度明显改善。两组居民医生服务态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医患沟通能力、签约总体评价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居民签约服务体验满意度比较[n(%)]

两组居民卫生经济学满意度比较:人均赋值>4.00,表现满意。两组居民卫生经济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居民卫生经济学满意度比较[n(%)]

讨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目前我国家庭医生主要包括注册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和乡村医生等。家医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等组成[4]。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5]。
专科医生融入可快速提高家庭医生团队的整体服务能力:试点地卫生院在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医团队服务基础上,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依托不同专业专科医生的指导和与居民互动,将签约服务融合于日常门诊和住院诊疗、巡诊义诊、健康教育与咨询,慢病随访、预约诊疗、转诊服务等过程中,快速提升了家医团队服务整体服务能力,提高了居民对居民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强化绩效考核方可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运行、考核、信息属两个独立体系,存在片面强调医疗或公共卫生,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综上所述,专科医生融入家庭医生团队实施签约服务提高了居民的整体医疗满意度,且不增加居民的卫生经济学负担,该签约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1):11-22.
[2]潘公益,杨烨.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的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8):3457-3462.
[3]吴欢云,张伟东,吴菁,等.家庭医生责任制下城市远郊社区卫生服务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2-24.
[4]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8):3-5.
[5]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9):60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