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研究概况

时间:2021-03-22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出困难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由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及肾脏有关。针对支沟穴的经络位置及其解剖位置的特异性,对支沟穴的经络、位置、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开。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对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发现支沟穴治疗便秘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支沟穴 手少阳三焦经 功能性便秘 综述

便秘是一种临床上长期存在的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尤其以肠道的疾病最为常见,但诊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去正常的运行,这与脾脏、胃脏和肾脏等脏的功能失调也有密切的关系。

支沟穴的经络特异性

支沟,支为树枝的分叉也,沟为沟渠也。意思是指三焦经的气血在此处吸收热量并扩散。支沟穴的物质是由外关传至本穴的阳热之气,水湿偏少,后又因为不断地吸收热量而膨胀发散为高压之气,此高压之气按照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着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其扩散的气高压之就像树的分叉,故名支沟,别名飞虎(出自《针灸大成》)、飞处(出自《神灸经纶》)。飞虎、飞处名意与支沟同,飞是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飞行的阳气,虎是寅木之风,其指支沟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处则是指穴内阳气到达其所应去的处所。支沟穴为三焦经的经穴。顾名思义,经,运动却不定居,为经过也。本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故为三焦经经穴。有舒通筋络,活血化瘀,清利三焦,降逆通气的作用。支沟穴属火,是指本穴气血运行所表现出来的五行属火。支沟穴为吸收热量后而向上运行天部的阳热之气,其上行时的运动变化表现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三焦调理诸气,针刺支沟穴能疏通经络,通调三焦气机,使气机顺则腑气通,故便秘得以治愈。

支沟穴的定位

支沟穴位于手前臂的背部,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临床取穴在尺、桡骨之间,腕背横纹上三寸,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针时取直刺法,选1~1.5寸针刺入[2]。针感通常比较强,为酸麻困胀感,可以向上放射到肩部和颈部,向下放射至腕背部,偶有达无名指、小指。简易取穴方法,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向上量3寸(即4横指)处,在前臂尺桡骨两骨的间隙中点处,与间使穴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在解剖学上支沟穴下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和前臂骨间膜。血管、神经分布与外关同,其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皮肤由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属支。针刺时从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进入小指伸肌,深部到达拇长伸肌。前臂后区的血管神经束由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背侧动脉以及两条静脉所组成。

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高洪英等[3]采用针刺支沟穴的方法治疗便秘,共收集52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1~2 d排便1次,经过6个月的随访未复发,全部治愈。徐莉娜等[4]研究针刺老年人支沟穴的中枢响应特征,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大脑皮质的综合调控与支沟穴治疗便秘的功能有较大关系,针刺左支沟穴特异性的激活左侧颞叶,左额上回和左前扣带回。其与已知的功能性胃肠病的大脑响应区域具有一致性。丁曙晴等[5]以针刺支沟穴为主治疗慢性便秘的研究中,获得有效随访26例,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其中痊愈10例,好转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无效患者仍需依赖刺激性泻药。刘超[6]以针刺支沟穴为主配合中药治疗286例便秘患者痊愈248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3%。曹铁民等[7]以针刺支沟穴为主治疗中风后便秘,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研究结果表明:痊愈22例,显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0例,痊愈8例,显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针刺组痊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苗新胜等[8]以针刺支沟穴为主治疗便秘患者76例,经过治疗后,1~2 d大便1次,大便通畅,纳呆、腹胀等伴随症状也随之消失,患者全部治愈。其中51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基本痊愈,25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治愈率100%,随访半年均未复发。姜蓓蓓等[9]采用针刺支沟穴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便秘(功能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支沟穴同时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31例,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0,显效率为77.4%;对照组30例,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0.0%。马瑶等[10]以针刺支沟穴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便秘,痊愈3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赵燕等[11]运用按摩支沟穴的方法治疗便秘,共46例,治愈37例,好转7例,无效2例,效果显著。付新求[12]采用支沟埋线的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治疗后50例患者在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所用的时间、排便难易程度、粪质等方面的积分均有明显改变,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可见支沟穴治疗便秘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张浩等[13]研究针刺治疗便秘的腧穴之间配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多用配穴治疗便秘,其中五腧穴、天枢穴、下合穴、上巨虚、足三里、支沟穴和大肠俞为治疗便秘的核心腧穴组合。王民集等[14]用针刺支沟穴配合上巨虚、天枢治疗便秘,直刺或斜刺1~1.5寸,适当应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达指端,向上达肘以上为佳,留针15~20 min,期间行针2~4次,治疗习惯性便秘有效。易小军等[15]运用加味六磨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2.6%)。查炜[16]采用按揉支沟穴治疗便秘,研究结果显示,按摩3~5 min,可清除体内堆积宿便,防止便秘、腹胀。

讨论

中医认为便秘与肺、脾和肾等脏腑关系较密切。肺失宣肃,津液不布,气虚无力推动,则大肠无力传导,脾脏运行失常、糟粕停于内、郁久化火,耗伤津液,肾亏温煦无权,不能蒸腾汽化津液,温润肠道,均可导致便秘[17]。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宣发和肃降的功能正常,则大肠传导有序;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去控制,糟粕难以下行;脾胃位于中焦,能调节全身的气机,如果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则食物停滞于中焦,阻塞胃肠;脾气主升,对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有帮助;肝为下焦,若肝疏泄功能失常,则糟粕内停;肾司二便,肾气的蒸腾、气化和固摄,有助于二便的排泄。现代研究表明,便秘主要是因为生活规律改变、食物过少或过精、粗纤维摄入量过少以及某些药物引起神经兴奋性降低,肠蠕动减慢,膈肌、腹肌、肛门等相关肌群不能协调而致。其治疗首选支沟穴,支沟穴具有清热通便的作用,为治疗便秘的要穴[18]。《玉龙歌》记载:“如果两胁疼痛并伴有大便秘结,支沟穴效果非凡[19]”。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三焦经的气血在此处吸热和扩散。《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可见三焦经在体内的循行路线是入缺盆,布胸中络心包,向下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上焦有肺脏,中焦有脾脏和胃脏,下焦有肠腑。三焦又为水道。若三焦受邪,则气机不畅,腑气不通,津液不下,从而造成便秘。而针刺支沟穴可以宣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通调水道,使腑气得通,津液得下,便秘得以祛除,所以支沟穴能通便。

参考文献
[1]王维恒.便秘勿忘针支沟[N].中国中医药报,2009.
[2]张俊莉,毕宇峰.支沟穴的临床应用体会[J].陕西中医,2000(1):30-31.
[3]高洪英,徐建勇.针刺支沟穴治疗便秘52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7):2243.
[4]徐莉娜,任翱翔,李颖,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针刺老年人支沟穴的中枢响应特征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2):164-166.
[5]丁曙晴,丁义江,王玲,等.针灸治疗慢性便秘31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434-436.
[6]刘超.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便秘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8(8):615-616.
[7]曹铁民,孙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便秘30例[J].陕西中医,2009,30(2):199-200.
[8]苗新胜,金诚信.针刺治疗便秘7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8(18):4.
[9]姜蓓蓓,张燕,张广武,等.针刺支沟穴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功能性便秘[J].湖北中医杂志,2006(7).
[10]马瑶,刘红.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便秘6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
[11]赵燕,林佩冲.按摩指压支沟穴治疗便秘4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2):24-25.
[12]付新求,支沟穴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6):51.
[13]张浩,车文文,张静莎,等.针刺治疗便秘腧穴配伍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9,60(19):1692-1696.
[14]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8-289.
[15]易小军,黄姝,倪建俐,加味六磨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J].吉林中医药,2018,38(3):339-342.
[16]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7]王艳英.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2010,10(3):157-158.
[18]邓小红.支沟穴的临床应用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4):72-74.
[19]李晓博.针刺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1):2149-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