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

时间:2020-08-10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个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8只,制备结直肠癌模型成功后的40只进入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各10例;分别为结直肠癌单纯手术组、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罗哌卡因),改良法构建硬膜外阻滞动物模型。手术组术前30 min,硬膜外预注0.2%注罗哌卡因20μL后,以不同浓度、剂量罗哌卡因持续泵注。比较四组术后不同时点Treg细胞水平及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检测。结果:T1、T2时间点中、高剂量组IL-10及TGF-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有负向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肿瘤复发。
  关键词:罗哌卡因 超前镇痛 Wistar大鼠 结直肠癌 Treg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主要方法,但会影响患者内分泌和免疫应激。围术期免疫系统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转移复发。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功能和数量异常可以直接影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本研究拟评价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Treg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8只,3个月龄,体重220~240 g,平均(230±5)g;由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参考文献介绍方法制备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以二甲基肼大鼠颈部皮下注射,8周后经肛门直肠黏膜下注射CC531大肠癌细胞。
  实验分组:模型成功后的40只大鼠进入实验;随机分为四组,各10例,分别为结直肠癌单纯手术对照组、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罗哌卡因实验组)。
  硬膜外置管:大鼠二氧化碳麻醉下气管插管。定位第1腰椎棘突并标记。暴露L1~2棘突根部并置入硬膜外导管
  标本采集:(1)对照组(结直肠癌单纯手术):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2)实验组(按治疗浓度剂量分三组):硬膜外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分别以0.15%、0.20%、0.25%的低、中、高3种浓度持续泵注罗哌卡因。术后不同时点(24 h、72 h)二氧化碳吸入麻醉下,颈静脉穿刺采血检测相关细胞因子Treg变化。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四组大鼠治疗前后各时段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T0时间点各组IL-10、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间点中、高剂量组IL-10及TGF-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本试验按参照文献介绍的方法制备大鼠结直肠癌模型,以改良硬膜外置管法研究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指标Treg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及低剂量治疗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中、高剂量罗哌卡因组IL-10、TGF-β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围手术期是机体防御功能受损的关键时期,免疫功能的降低会损害患者远期预后。麻醉作为围术期重要部分,对改善肿瘤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IL-10、TGF-β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揭示,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对结直肠癌免疫指标的调节作用为探索围术期更合理的麻醉方案和镇痛模式提供参考。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功能和数量可以直接影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调节性T细胞(Treg)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转移复发直接相关。目前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Treg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IL-10等,消除或降低TGF-β、IL-10的表达,可以防治结直肠癌。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T1、T2时间点中、高剂量组IL-10及TGF-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罗哌卡因超前镇痛通过影响IL-10、TGF-β对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有防治作用。本研究低、中、高剂量组罗哌卡因按大鼠体表面积计算分别为0.828 mg/(kg·m2)、1.104 mg/(kg·m2)、1.380 mg/(kg·m2)。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数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罗哌卡因组数值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实践中,镇痛药物应在满足医学需要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手术对照组同样按大鼠体表面积计算后,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泵注。
  “超前镇痛”是指镇痛治疗在组织损伤发生前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及抑制中枢神经元过度兴奋。随着麻醉与镇痛研究深入,“超前镇痛”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更新。Woolf进一步提出“围手术期”镇痛理念,即在手术前、中、后期均给予镇痛药物,以充分有效地预防术后痛,形成广义“超前镇痛”理念。临床手术中,局部麻醉药应用非常广泛,常用有短效利多卡因,中长效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此前尚未有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与Treg的相关深入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均未合理排除术前放化疗的影响。本研究在完全剔除放疗、化疗因素影响下,通过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Wistar大鼠结直肠癌术后IL-10、TGF-β水平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揭示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对结直肠癌免疫指标有负向调节作用,为探索围术期更合理的麻醉方案和镇痛模式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作为一种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是否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和更好麻醉替代方案,值得今后临床、科研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表1 四组大鼠治疗前后各时段IL-10、TGF-β水平比较(±s,ng/L)
  

  参考文献
  [1]乔芬,程桥,凡浙录.手术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GM-CSF表达及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22-25.
  [2]张永康,廖晓锋.罗哌卡因超前镇痛用于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3):367-369.
  [3] You HJ,Lei J,Xiao Y,et al.Pre-emptive analgesia and itssupraspinal mechanisms:Enhanced descending inhibitionand decreased descending facilitation by dexmedetomidine.J Physiol,2016,594(7):1875-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