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对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研究

时间:2020-07-17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对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325例骨科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将其分为1期压力性损伤组(n=31)和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n=294),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差异。结果 325例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31例,发生率9. 54%;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与不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年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ASA分级、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输血情况及皮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性别、麻醉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80岁、围手术期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术中输血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1期压力性损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低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ASA分级Ⅲ级比例高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P<0. 05)。结论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较低,ASA分级Ⅲ级比例较高,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对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白蛋白 ASA分级 骨科 1期压力性损伤 预测价值

  压力性损伤在临床上又称为压疮,1期压力性损伤较为多见[1]。压力性损伤通常发生于术中、术后几小时至一周内,其中以术后1~3 d多见。骨科患者受病情、手术时间、手术体位等诸多因素影响,成为术后压力性损伤的高发人群,不仅增加患者病痛,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还会造成较多医疗资源耗费[2]。既往报道表明,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白蛋白水平、ASA分级、NY-HA分级等[3]。本研究分析我院325例骨科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探讨围手术期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12月我院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325例骨科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纳入标准:(1)进行骨科手术治疗者;(2)术前经Munro压力性损伤评估属于高风险患者;(3)患者知情同意;(4)意识、认知能力正常者;(5)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行急诊手术者;(2)近期其他外科系统疾病手术治疗者;(3)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4)入院前已经发生压力性损伤者;(5)难以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男184例,女141例;年龄36~90岁,≤62岁78例,62~80岁147例,≥80岁100例;ASA分级:Ⅰ、Ⅱ级308例,Ⅲ级及以上17例;骨科手术部位:脊柱118例,下肢129例,上肢49例,骨盆或髋臼33例。
  1.2 方法
  记录、统计术后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按术后患者是否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分为1期压力性损伤组和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手术体位、术中输血情况、手术时间、ASA分级、麻醉类型、皮肤类型等指标,分析影响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比较1期压力性损伤组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患者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以及ASA分级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325例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31例,发生率为9.54%,发生的部位分为:颜面部颧11例,足踝处1例,髂棘6例,髋部5例,下颌处8例。
  2.2 1期压力性损伤组和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临床指标比较
  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与不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年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ASA分级、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输血情况及皮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麻醉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期压力性损伤组和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临床指标比较[n(%)]
  
  2.3 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80岁、围手术期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术中输血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骨科患者术后1期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情况比较
  1期压力性损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低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ASA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P<0.05),见表3。
  表3 骨科患者术后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ASA分级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老年人群占比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老年患者骨质易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伴有关节、脊柱等部位退行性改变,且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更多老年患者愿意选择骨科手术治疗[4]。骨科患者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属于一种急性侵入性治疗手段,创伤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压力性损伤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得皮肤以及周围组织无法汲取所需营养,血流不通,造成持续缺氧、缺血且营养不良,最终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所致。1期压力性损伤为骨科疾病患者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常见并发症,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加重组织感染,继而诱发败血症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能危及患者生命[6]。研究[7]显示,加强患者围手术期身体营养状态以及麻醉类型等情况评估、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骨科患者术后压伤发生风险。
  本研究中,325例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比例为9.54%,与陆春香等[8]报道略有差别,可能与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纳入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研究[9]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发生退行性改变,运动协调性及应变控制力降低、感觉功能减退,皮肤软组织代谢减慢,造成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皮下组织变薄,手术对老年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需较长时间卧床,从而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人体血浆内最主要的蛋白质为白蛋白,白蛋白能够维持人体以及渗透压,白蛋白水平高低与机体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相关[10]。相关研究[11]表明,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骨科患者给予营养干预,能够增加患者体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ASA分级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评估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国外报道[12]也表明,ASA分级≥Ⅲ级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较差,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骨科手术会导致患者大量失血,引起贫血,对患者抵抗力造成影响,因此输血对挽救生命有积极作用。但有研究表明输血术中输血可能使血小板变形及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增加压力性损伤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80岁、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35 g/L、ASA分级≥Ⅲ级、术中输血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年龄≥80岁、围手术期低白蛋白水平、高ASA分级以及术中输血可能会增加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与既往研究[13]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1期压力性损伤组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低于<35 g/L而ASA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非1期压力性损伤组。相关研究[14]表明,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会降低血浆渗透压,进而影响机体营养吸收,增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ASA分级≥Ⅲ级患者术前身体功能以及心肺储备能力较差,容易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15]。因此,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ASA分级可作为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的重要预测指标。通过研究分析致使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明确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调整以及术中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将有助于减轻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帮助临床医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而进行早期干预,便于实施个体化治疗。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35 g/L、ASA分级≥Ⅲ级可能增加骨科患者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二者对骨科患者术后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进行干预,增加围手术期处理,为术后1期压力性损伤防治提供帮助,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梁娟,韩莲英,程英,等.新型翻身枕的设计及在1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9):142-144.
  [2]杨英,高兴莲,余雷,等.骨科手术病人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4):86-90.
  [3]孟莉,廖涛,梁佳佳.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3):58-60.
  [4]孙凤坡,刘湘雪,刘军川,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2):1328-1331.
  [5]王剑,孙新立,朱亚斌,等.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绿色通道的短期有效性[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7):578-582.
  [6]赵丹,王志稳.骨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33(22):33-37.
  [7]唐雅君,胡颖洁,刘艳红,等.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73-74.
  [8]陆春香,王佳蕾.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25-26.
  [9]高兴莲,熊璨,杨英,等.术中压力性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3):42-45.
  [10]胡天野,任少君,林道超.预后营养因子PNI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8):686-689.
  [11]张晴,刘永瑞,何羿昕,等.骨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2):223-225.
  [12]Kreindler SA,Siragusa L,Bohm E,et al.Regional consolidation of orthopedic surgery:Impacts on hip fracture surgery access and outcomes[J].Canadian journal of surgery,2017,60(5):349-354.
  [13]黄淑,卓琼蓉,陈华燕.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导致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24):553-553.
  [14]Chirca I,Marculescu C.Prevention of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Prosthetic Surgery[J].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7,31(2):253-263.
  [15]彭城,王晓伟,张建政,等.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及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11):101-106.